中長期矛盾:全球疫情後時代的經濟復蘇與政策寬鬆與正常化節奏,銅市場長期面臨的需求變化。
短期矛盾:歐美經濟復蘇持續性以及刺激政策的加碼。夜盤LME銅漲1.94%,報7873.0美元/噸,滬銅主力漲2.40%,報58500元/噸。宏觀方面昨日利好消息較多,助力銅價夜盤持續向上。一是歐盟領導人批準由聯合債券支持的2.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二是財長努欽和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均表示,在達成新冠救助協議方面已取得進展,三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冠疫苗小組建議批準輝瑞的新冠疫苗,疫苗料將在本周獲批。
基本面:礦端方面,智利國家銅業與Radomiro Tomic銅礦公會達成薪資協議。廣東、上海升水持續倒掛,或表明出口訂單仍然火爆。廢銅方面,廢銅價差在精銅價格明顯變化後,上漲幅度不大,廢銅供應仍偏緊,一方面新規則下廢銅進口量仍小,清關速度緩慢,一方面海外受持續疫情影響,拆解、回收等環節受阻,供應量恢復放緩。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同比增128.6%,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臨近冬季,熱水器、暖通空調等訂單好轉,銅管訂單量增長。
價格判斷:近期供需邊際略有改善,國內庫存持續下降。在中國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加強、經濟持續復蘇、美國財政刺激政策達成可能性上升等宏觀樂觀因素的帶動下銅價短期偏強,但在偏中長期的邏輯中我們仍然看到了一定風險,一是當前英國、美國疫情仍然嚴重,疫苗研發進展與疫情控制的實際情況可能不及預期;二是拜登上臺後大概率面臨兩黨分治的國會,財政政策規模或不及預期,三是中國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仍在進行中。短期來看,銅價受宏觀情緒和基本面供需邊際好轉提振,趨勢難緩,短期或仍偏強上行。
投資策略:觀望。
風險點:疫苗普及與疫情控制的節奏不及預期,後續特朗普權力移交出現黑天鵝,國會兩黨分治局面下拜登的財政政策力度不及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