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全球疫情後時代的經濟復蘇與政策寬鬆與正常化節奏,銅市場長期面臨的需求變化。
短期矛盾:歐美經濟復蘇持續性以及刺激政策的加碼。滬銅主力跌0.35%,報57500元/噸。LME銅漲0.10%,報7780.0美元/噸。
宏觀:美國新冠死亡人數超30萬,紐約和倫敦加強防疫封鎖或引發市場擔憂情緒。美國財政刺激政策談判重啓。國內方面政治局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以優化需求結構。未來供需兩側的政策有望互相支撐,形成合力。但歐洲疫情持續爆發,德國將從周三實行硬封鎖。
基本面:礦端生產近期消息較爲平穩,benchmark 敲定59.5美金/噸,符合市場預期。銅精礦TC維持不足50美元/噸的低水平。廢銅方面,廢銅價差在精銅價格明顯變化後,上漲幅度不大,或表明廢銅供應仍偏緊,一方面新規則下廢銅進口量仍小,一方面海外受持續疫情影響,拆解、回收等環節受阻,供應量恢復放緩。需求端,11月銅材訂單情況環比略有改善,家電、汽車等板塊的良好表現帶動漆包線、銅管、銅板帶的消費,此外線纜方面環比也有改善跡象但不明顯。
價格判斷:近期供需邊際略有改善。宏觀邏輯主導價格短期強勢,政策、經濟修復等方面消息大多利好,短期市場樂觀情緒十分強烈,但本周衝高後出現回落,或表明在當前價格水平,向上的阻力已經較此前有所增大。此外現貨市場的升水水平明顯降低,之後現貨市場能否保持較好升水水平仍有待觀察。偏中長期的維度裏,我們能看到一些風險:一是疫苗落地、疫情控制的情況可能不及預期;二是貨幣政策正常化仍在路上。但短期來看,銅價受宏觀情緒和基本面供需邊際好轉提振,或仍偏強上行。
投資策略:觀望。
風險提示:疫苗普及與疫情控制的節奏不及預期,後續特朗普權力移交出現黑天鵝,國會兩黨分治局面下拜登的財政政策力度不及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