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
節後第一周滬銅主力合約 CU2104 強勢上漲,收於 64320 元/噸,周漲幅 5.72%,創下 2011 年 9 月份以來新高。
後市展望
供應端,銅礦現貨市場相對平靜,大格局上相對短缺的局面難以出現實質性改善,銅礦加工費低位,節後第一周環比上升1.58 美元/噸,至 42.08 美元/噸。根據全球主要礦企產量恢復及新增產能釋放節奏估算,預計銅礦加工費 TC 很難持續回升,冶煉虧損減產對銅價支撐的邏輯延續。
需求端,國內宏觀經濟好轉,受鼓勵“就地過年”政策影響,預計春節後下遊開工恢復速度會顯著快於往年,銅消費有望持續改善。
海外歐美國家經濟復蘇預期較強,美國 1 月份 Markit 制造業PMI 超預期上升至 59.2,歐元區 2 月制造業 PMI 回升至 57.7,其中德國 2 月制造業 PMI 回升至 60.6 高位。隨着疫苗接種推進,海外疫情緩和,每日新增確診逐步下滑,海外經濟復蘇預期較強,利好國內銅終端產品出口消費。
情緒層面,疫情緩和疊加美國刺激計劃推進相對順利,宏觀預期持續向好,提振基本金屬金融屬性。
庫存方面,春節期間國內社會庫存壘庫 4.89 萬噸。當前三大交易所疊加保稅區庫存 66.69 萬噸,處於近幾年季節性低位。
綜上,我們認爲目前銅處於商品屬性(銅礦相對短缺,消費恢復預期較快)與金融屬性(投機、投資)共振的階段,銅價有望持續上行。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