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轉向,但寬貨幣能否往信貸增長過渡,還有待觀察。21世紀經濟報道在採訪多家銀行後發現,與政策釋放利好信息不同,銀行實際業務層面依舊是“波瀾不驚”,貸款慌或將持續。根據我們對某國有大行員工的調研,上半年該行並不缺乏資金,能否順利給予授信額度還是在於企業的信用等級。盡管銀行資金層面邊際改善,但在經濟下行階段,企業的信用資質甚至會出現惡化,對於“終身問責”的銀行從業人員而言,並不願意降低放款尺度。因此央行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堆積在銀行間市場,並未有效傳導至實體經濟,前期無法獲得貸款的企業依舊貸不到款。
貨幣政策的轉向能否順利傳導至實體企業,還要看信貸條款是否迎來鬆動,此點目前來看不確定性較大,還需等待年中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積極信號。
隨着國內政策調整以及貿易戰的硝煙暫時退去,市場風險偏好逐漸回升,人民幣貶值壓力下,國內銅價有望繼續表現堅挺。前期被市場忽視的供應端擾動,在Escondida工人的勞動合同臨近到期之際,重新被市場重視。政策方面,接下來1-2周將召開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去年會議於7月14日召開,今年有所推遲預計也與內外部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相關。總體而言,預計銅價繼續企穩反彈,滬銅主力主要波動在49500-510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