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觀點:現貨市場仍以去庫存爲主,短期邏輯未發生變化
信息分析:
(1)31日,精煉銅現貨進口虧損幅度繼續擴大,阻礙進口銅的後續進口;洋山銅升水溢價持平,不過,我們認爲,目前的庫存分布依然有利於支撐洋山銅升水。
(2)上期所倉單31日小幅回升,主要是1808合約進入交割月所致,另外,從倉單增加細節來看,主要是保稅貨源的增加,而完稅倉單依然在下降,也就是國內目前的現貨市場依然在吸引期轉現,顯示出現貨市場緊張的格局不變。
(3)LME庫存31日整體下降,主要是下降集中在亞洲倉庫,近期LME整體格局不變,庫存下降主要是以亞洲和歐洲倉庫爲主,而美洲倉庫,主要是在於LME和COMEX的比價。
(4)下遊需求方面,據SMM調研,7月銅下遊行業PMI綜合指數終值爲49.28,較預期初值增加2.05,仍位於榮枯線下方。預期8月銅下遊行業PMI綜合指數爲48.01。
(5)7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1.2%,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小幅的低於市場預期,不過,我們認爲基建投資預期或是需求展望的焦點。
邏輯:當前的現貨市場依然是以去庫存爲主,目前短期的主要邏輯依然沒有發生變化,銅需求領域預期環比雖然季節下降,但整體也不是太差,在中國新增冶煉產能達產之前,銅現貨市場維持偏好的預期,加上銅礦山罷工的可能等供應幹擾,整體銅價格依然維持反彈格局爲主。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5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於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於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築底預期明顯。
操作建議:逢低買入
風險因素:
鎳
觀點:交割或將逐步成爲焦點,關注交易所政策落實
信息分析:
(1)31日,進口鎳對金川鎳貼水擴大至1025元/噸,而進口鎳對電子盤升水下降至25元/噸。主要是金川鎳升水提升,而進口鎳升水下降所致。
(2)31日,精煉鎳板現貨進口虧損再度擴大,此前的進口盈利依然尚未反應,31日鎳倉單再度小幅下降143噸,倉單總量跌破1.6萬噸關口。
(3)俄羅斯諾裏爾斯克鎳業((Nornickel)周二稱,2018年第二季度鎳產量爲49,460噸,同比持平。這意味着鎳板供應主體是沒有增量的,因此,鎳板緊張的格局不變。
(4)LME庫存31日延續下降,降幅114噸,下降幅度放緩,LME庫存在經過上周的徘徊之後,繼續進入下降格局。
(5)鎳鐵鎳礦方面,31日,鎳礦鎳鐵價格維持平穩,消息面上,馬尼拉7月31日消息,全球第二大鎳礦石出口國菲律賓已取消針對批準採礦勘探許可的兩年暫停期,政府及業內人士希望此舉將有助確定採礦潛力。
(6)菲律賓鎳礦供應潛力進一步得以釋放,因此鎳礦整體上供應充沛預期不變。
邏輯:不鏽鋼短期的狀況依然沒有特別大的改變,需求力量暫時仍然缺乏彈性,但基建投資預期升溫,遠期需求展望或好轉;鎳倉單繼續降低,不過暫時受到鎳板進口預期以及鎳豆交割預期的壓制。鎳價的邏輯關鍵依然是鎳進口量的大小,依然關注鎳倉單變化,本周或是關鍵,整體上,鎳價短期呈現反復走勢,但鎳價回升趨勢不變。
操作建議:輕倉多單
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