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銅價上漲後經歷了大幅回調,目前滬銅在7.1萬元附近的低位承壓,LME銅則在1萬美元附近掙扎。滬倫比穩定在7.2附近,進口盈利窗口尚未打開。銅價低迷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的主導和技術面的支撐。
宏觀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聚焦大宗商品價格問題。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市場變化,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適時採取有針對性措施,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爲。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擡價格等行爲並公開曝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考察時指出,我們需要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工作,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既要適當儲備、進行調控,又要打擊囤積居奇,以支持企業應對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大宗商品都缺乏上漲動力,而且許多多頭投資者已經在高位止盈平倉,短期內難以向上反彈,突破前高。
與此同時,海外空頭開始逐漸累積。6月初公布的美國ADP就業數據大幅優於預期,市場開始擔憂美聯儲會調整貨幣政策,提前縮減購債規模,銅價應聲下跌。然而兩天後更爲重磅的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市場卻反應平淡,並未因此大幅反彈,證明空頭信心堅定,多頭逐漸示弱。美聯儲內部也開始出現分歧。部分聯儲官員認爲,疫情在美國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南美、東南亞和歐洲的部分國家依然較爲嚴重,美聯儲需要考慮全球經濟對美國的影響。另一部分官員認爲,核心PCE數據已多次優於預期,制造業PMI也保持溫和擴張,盡管非農數據差強人意,失業率的表現比較搶眼,因此美聯儲可以考慮適當縮減購債規模,在年底或者2022年再考慮加息。美聯儲內部的矛盾使得投資者躊躇不前。
從技術面上看,銅價在突破了6.5-6.8萬元的區間後形成了兩個弱支撐位,一個在6.9萬附近,另一個在7.1萬附近。這一輪價格回調使得銅率先觸碰到了價格較高的支撐位,若未來能夠穩定在7萬元整數關口上方,銅價將獲得更多信心上的支撐。短期內,銅價或持續在7.1萬元附近徘徊。若美聯儲持續釋放鴿派言論,銅價有來到7.4萬元上方;若美聯儲提及縮減購債規模的具體時間或具體計劃,銅價很可能回到6.5-6.8萬元的震蕩區間。
作者:南華期貨諮詢服務部 薛娜Z0011417、肖宇非F3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