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顧:上周滬銅主力期貨合約在周四周五出現斷崖式下跌,單周下降3.96%至67200元每噸。LME和COMEX則跌幅更甚,進口利潤尚未打開。滬銅周成交近130萬手,持倉量增加近4.2萬手至34萬手上方。由於期貨端價格猛跌,基差小幅上漲。
宏觀: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顯示,委員們認爲,美聯儲今年可能會達到縮減購債規模的門檻。
供給: 國內精煉銅供給充足,進口銅礦或偏緊。中國7月精煉銅產量同比上升近10%,海外接二連三的銅礦罷工事件或對銅礦進口產生不利影響。
需求: 隨着銅價持續在7萬元每噸下方徘徊,精煉銅需求將持續旺盛。
庫存: SHFE庫存持續走低,單周下跌7457噸至9萬噸下方,保稅區庫存也呈下跌趨勢,不僅表明銅供給偏緊,也反映出國內需求的恢復。
觀點及策略: 宏觀情緒拉低滬銅價格。銅價在上周四周五大幅下挫,其基本原因和宏觀情緒有關。盡管當周美國公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不盡如人意,市場對美聯儲會議紀要的解讀仍然偏鷹派。美聯儲內部存在的分歧並不會打消他們年內縮減購債規模的強烈預期。加之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正在全面準備撤銷疫情以來的緊急金融工具,多數投資者相信年內縮減購債規模已是板上釘釘。
若通脹持續在高位徘徊,在就業市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後,美聯儲甚至可能會在2022年加息。悲觀的宏觀情緒使得美股大幅下挫,整個大宗商品領域也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從基本面上看,銅卻能獲得相對較強的支撐。首先,市場對6.8萬元每噸以下的銅價的認可度較高,中下遊的採購端在銅價下跌到該位置後的購買意願會比較強烈。其次,市場在6.6萬元每噸附近有較強的支撐位,即使銅價因宏觀因素下跌到該位置也能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反彈,這也是周五銅價在跌到65770元每噸之後反彈的最主要原因。最後,持續走低的庫存爲銅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它反映出的是下遊需求的恢復。策略上,建議持幣觀望,等待宏觀情緒的消散和入場信號的出現,或在6.6萬元每噸附近輕倉進入以博取較高的收益,止損位置設置在6.5萬元每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