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中國央行從10月15日起降準1個百分點置換約4500億元MLF,並釋放7500億元增量資金。10月精煉銅新增產能80萬噸,同時廢銅消費較此前大幅好轉,對精煉銅的替代力量逐步顯現,而庫存仍處於歷史低位,雖供應整體依舊偏緊,但展望相對寬鬆。
外盤方面,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6,178美元,微漲0.1%;交投最活躍的12月期銅合約微升0.4美分,結算價報每磅2.7670美元。內盤方面,節後開市滬銅補跌,主力早市在多頭減倉中跳空低開於50030元/噸,盤初快速下觸日內低位49820元/噸,上午銅價圍繞49920~50020元間窄幅整理。午後,銅價一舉衝破5萬整數關,摸高50240元/噸,午後重心重歸於5萬關口,收報50010元/噸;夜盤滬銅開於50050元/噸,隨後一路震蕩上漲至日內高點50480元/噸,隨後回落至日均線附近,之後緩慢上揚,收於50330元/噸,漲幅0.62%。根據SMM了解,上期所銅減少327噸至36220噸,LME銅庫存減4825噸至181975噸。上海電解銅現貨對當月合約報升水50元/噸~升水130元/噸,平水銅成交價格50200元/噸~50280元/噸,升水銅成交價格50240元/噸~50320元/噸。目前隔月價差仍在200多元/噸,本周後逐漸進入到當月合約的交割周期,今日進口銅盈利窗口仍有打開,升水下降是周內趨勢,今日下遊補貨還未全面展開。
整體看來,預計今日銅價運行區間爲50000元/噸-50800元/噸。
【鎳】
美國非農數據不及預期,但薪資增速及失業率向好,支撐美元;我國央行意外降準,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供給端,國慶期間金川發生事故,對供給有短期影響;鎳鐵供應較充足,未來部分不鏽鋼廠檢修結束以及新增產能的投放;隨着不鏽鋼消費旺季來臨,需求改善或許逐步消化改善供應增量。
外盤方面,LME三個月期鎳下跌0.4%,收報每噸12,575美元。內盤方面,滬鎳1811開於104680元/噸。盤初滬鎳沿日均線震蕩下行,一路突破5日、10日、20日線,探底102460元/噸,午後滬鎳反彈至日均線附近,上方承壓日均線,收於103230元/噸,跌幅0.27%;隔夜滬鎳開於103050元/噸,隨後一路震蕩上漲,收復白天失地,盤中在104300-104500元/噸間整理,隨後再次上漲至收盤,最終收於105150元/噸,漲幅1.84%。根據SMM了解,上期所鎳減少202噸至11700噸,LME鎳庫存減1326噸至226476噸。俄鎳較無錫主力1810合約升水200元/噸,金川鎳較無錫主力1810合約升水6600元/噸左右。主要因近期大量俄鎳流入國內,現貨貨源充裕。金川公司雖檢修結束,但產量還未完全恢復,且一定程度惜售挺升水。成交方面,盤初價格下降幅度小,成交一般,隨後價格大幅下滑,下遊拿貨有所改善。金川鎳由於市場貨源較少,升水仍較高,下遊僅按需拿貨。主流成交於102900-109450元/噸。
整體來看,預計滬鎳主力合約1811運行區間104500~106000元/噸。(鍾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