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與庫存的博弈,銅價跌勢或將放緩
1.市場表現
本周,滬銅呈現震蕩下跌的走勢。滬銅 2112 合約收於 69590 元,周下跌 950 元。
銅價經歷過一波急漲急跌後,目前跌勢有所放緩,從技術上看,6.8~7.0 萬元是前期的震蕩密集區域,存在一定支撐。
2.影響因素及分析
10 月中國制造業 PMI 爲 49.2,環比下降 0.4 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業 PMI 已連續 7 個月出現下滑,已連續 2 個月位於榮枯線下方。10 月制造業 PMI 表現不佳,與限電和部分原材料價格高位上漲有關。
目前,國內制造業處於供需雙弱格局。
周四凌晨,美聯儲公布的 FOMC 貨幣政策決議顯示,決定從 11 月晚些時候開始逐月減少 150 億美元資產購買規模,或於 2022 年年中徹底結束淨購新債。美聯儲 Taper 如期而至,力度未超出市場預期。從全球各國近期的表現來看,“大放水”時代已經結束。
10 月中國電解銅產量爲 80.8 萬噸,同比下降 7.2%,環比下降 2.7%。10 月電解銅產量下滑,主要是因爲限電、檢修和缺冷料三大因素影響。Mysteel 預計,11 月電解銅產量或將稍有回升,因爲江西市場的限電影響已明顯減弱,其它市場的限電影響也在弱化。
周四,LME 銅庫存合計 12.3 萬噸,較上周四減少 2.1 萬噸。上周上期所銅庫存合計 4.9 萬噸,較上上周增加 0.9 萬噸,目前國內外銅庫存均處於低位,尤其是國內銅庫存,處於歷史極低水平。周四,上海有色市場 1#銅對當月合約平均升水 305 元,處於高位,但環比小幅回落。
3.結論及策略
美聯儲如期 taper,美元指數震蕩上行,對銅價產生抑制影響。10 月中國制造業 PMI 繼續回落,宏觀經濟層面的不利因素正在持續發酵。目前存在的爲數不多的主要利好因素是銅庫存處於極低水平,現貨呈現高升水,因此預計短期銅價難以深跌,6.8~7 萬是較強支撐位。(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