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觀望爲宜
今日滬銅1901合約收跌0.85%至48880,持倉量下降0.8萬手,美指走強,倫銅6150一線運行。近期由於印度、智利兩家大型冶煉廠關停,海外精銅現貨偏緊,LME延續去庫模式,導致倫銅走勢偏強。現貨市場,上海電解銅現貨對當月合約上調20元至升90-升140元/噸,交投表現一般。回到基本面,10月國產精煉銅73.6萬噸,環比下滑3.6%,新增冶煉產能預計明年一季度開始集中投放或達產,因而明年銅精礦長單TC的benchmark定在80.8美元/噸,較2018年跌1.45美元/噸。此外,有國內冶煉廠開始對保稅區出口,滬倫價差倒掛情況有望緩和。終端實際消費增速小幅回落,各地銅杆市場陸續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華東8.0mm銅杆加工費持平至650元/噸,華北降至600元/噸,短期需求難有改觀。庫存方面,截止11/26,上期所注冊倉單45670噸(-751),周庫存133163噸(-1581),LME庫存137100噸(-2450)。整體來看,市場對基建拖底經濟有一定預期,上期所庫存進一步下降,後續銅價方向的選擇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美元和G20中美領導人會晤結果。期權方面,銅期權隱含波動率整體上行,建議賣出寬跨式期權組合,賺取震蕩市中的時間價值。
鋅
空單持有
今日滬鋅1901主力合約低位震蕩,持倉量上升,成交量較活躍。全球股市大部分下跌,市場對避險需求增強,短期美元和美債成爲較好的避險資產,使得有色金屬上行壓力較大。現貨方面,上海0#鋅主流成交20770-21300元/噸,0#普通對1812合約報升水160-200元/噸;雙燕、馳宏報升水550-600元/噸。1#主流報20550-20700元/噸。煉廠有所惜售,月末因資金問題,市場以出貨爲主,流通較爲寬鬆,貿易商挺價意願不強。目前四季度礦山復產預期仍然強烈,海外精礦加工費已快速上漲達到130美元/噸較上個月環比漲幅達到85%,國內礦加工費也顯現擡頭上漲趨勢,目前許多地區加工費價格已經逼近4700-4900元/噸,當前煉廠虧損減少,後期開工率可能穩步上揚。本周三地鋅社會庫存較上周五下降0.79萬噸,較本周一下降近一萬噸至14.1萬噸,本周期間鋅價重心下移,煉廠發貨量不多,入庫較少。截止2018年9月,鋅錠累計進口42.7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2%;鋅精礦累計進口221.41萬幹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7.3%,今年國內供應有所偏緊仍需後期通過進口來補充需求。後期持續關注庫存、國內外礦山復產情況以及鋅下遊消費表現。操作上,建議空單持有。
鎳
觀望爲宜
今日滬鎳1901合約繼續尋底,收跌0.67%至88690,持倉量減0.65萬手,美元表現偏強,倫鎳跌至10700一線。金川公司連續下調現貨價格,而俄鎳計劃到2025年,將電解鎳產量從2017年的210,000噸增加到240,000噸,市場情緒悲觀。現貨方面,進口貨源流入,俄鎳較無錫主力貼100-200元/噸,金川鎳較無錫主力升水9900元/噸左右,持貨商出貨困難。鎳鐵價格報955-970元/鎳點,年底至明年一季度國內和印尼均有大量鎳鐵產能投放,因而鎳鐵寬鬆的供應預期是市場悲觀的主因,但進入冬季,內蒙、遼寧地區環保壓力較大,鎳鐵實際的供給仍偏緊。需求端,近期不鏽鋼消費轉淡,出口增速累計同比放緩至2.7%,社會庫存不斷增加。10月300系不鏽鋼產量119萬噸,環比增加15.5%,因鋼廠利潤水平較高,預計11月產量也基本持平,社會庫存壓力後期還將繼續放大。新能源汽車方面,今年前10個月,今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2.5萬輛和8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5.56%和75.54%,但這部分對鎳需求的貢獻仍非常低。產業消息,青山集團新研發304D含鎳量較300系低5個百分點,未來需觀察其是否對300系產生替代。庫存方面,截止11/26,上期所注冊倉單14726噸(+336),周庫存15539噸(-858),LME庫存213984噸(-204)。短期鋼廠在利潤驅動下仍有增產動力,但終端需求走弱,上期所庫存回升,後續關注G20後中美經貿關系能否轉暖,我們建議暫時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