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1、中國4月數據大幅弱於預期,中長期預期轉弱
中國在上周末和本周陸續公布4月主要經濟數據,總體是嚴重下滑,幅度遠超預期。其中4月新增社融和新增人民幣貸款都較去年同期下跌超過一半,居民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全面下滑,顯示疫情造成有效需求嚴重不足。不過M2同比增長10.5%,增速較上月大幅提高0.8個百分點,說明銀行放貸積極,寬貨幣在開始體現。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較前三月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下降2.7%。新屋開工面積下降26.3%,竣工面積下降11.9%,銷售面積下降20.9%。房企資金來源主要是銷售,在銷售大幅下滑情況下,其後續資金不足將繼續拖累投資,直到5月中旬,銷售高頻數據仍未顯示銷售有明顯回升,這意味着最近兩個月可能還難見房地產投資有明顯回升。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7%,基建投資同比增長6.5%,最近反復提到新基建,很可能在疫情影響減弱後首先看到基建投資的快速增長。1-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月單月爲下降2.9%,環比爲下降7%,4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總體看疫情影響僅次於2020年2月,而5月上海仍未能解封,且各地疫情不斷冒頭,常態化管控之下對消費、投資的影響將持續,預期最差的時點已經過去,但回升力度偏弱,全年經濟預期可能大幅下調。
2、疫情形勢向好,經濟重啓和穩增長措施仍帶來階段性反彈信心
疫情方面,本周初上海宣布將於6月開始逐步恢復開放,本周上海全部區都實現社會面清零,目前正逐步恢復公共交通。另外北京、天津疫情仍在發展,管控區域增加。應該說上海疫情持續時間之長遠超預期,但最近多地冒頭的疫情也都快速得到控制,說明快查快處還是應對疫情的有效方法。目前上海周邊地區的物流和生產恢復節奏加快,上海港口發運已恢復90%,經濟正持續恢復,全面重啓臨近。
政策面,本周將首套房貸利率下調20個基點,5年期LPR下調15個基點,多地很快跟進將首套房貸下調,另有報導汽車下鄉政策將於6月初出臺。總的政治局會議要求確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必然在基建、地產、消費方面出臺更多刺激措施,三季度經濟反彈的力度可能逐步增強。
3、美歐經濟展望下調,資本市場持續承壓
本周聯合國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1月時的4%下調爲3.1%,歐盟委員會也將2022年歐元區GDP增長預期由2月的4%大幅下降至2.7%,歐盟還表示如果俄羅斯斷供天然氣,歐元區經濟將陷入衰退。不過本周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仍偏強,其中美國4月工業生產月率增長1.1%,3月爲增長0.9%,零售銷售月率增長0.9%,同比增長8.19%,3月爲月率增長1.4%,同比增長6.9%。此外歐元區一季度GDP年率增長修正爲5.1%,創一年新高,前值爲增長4.6%,一季度就業人數年率增長2.6%,前值爲增長2.2%。不過5月美國多個地區聯儲公布的制造業PMI指數都較4月出現大幅下降,另外美國和歐洲各國4月通脹都達40個高位,通脹壓力越來越大。整體看美國和歐洲在疫情後恢復期,經濟整體保持強韌,但隨着高通脹壓力和被迫加息,經濟前景大幅下調。
資本市場圍繞美聯儲加息表態反復炒作,目前鮑威爾確認6、7月將至少各加息50個基點,而民調顯示美國民衆認爲總統應該對高通脹負責,市場對更大幅度加息的擔憂始終存在。加息和經濟衰退邏輯主導資本市場。
4、俄歐能源博弈持續,能源價格維持高位
本周歐盟對俄羅斯第六輪制裁仍未落地,匈牙利堅持拒絕同意,歐盟官員表示暫時擱置石油禁運計劃,將批準一攬子新的對俄制裁,另外德國官員表示即使歐盟未能達成全面禁運協議,德國也計劃於今年底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及制品。另外歐盟表示能源公司可在不違反歐盟規定的情況下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方則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一半的用戶已按要求開立帳戶,並將在5月公布新規則下支付和拒絕支付的最終名單。這意味着歐盟進口俄羅斯能源的政策不確定性其實是在逐步得到澄清,意外的斷供風險降低。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能源價格有可能下跌。本周OPEC+公布了4月該組織石油產量,較計劃產量低260萬桶,其中俄羅斯產量較計劃低128萬桶,另外俄羅斯預期今年其石油產量同比下降9.3%,天然氣產量同經線上降5.6%。另外EIA本周報告顯示美國天然氣庫存同比下降17%,較5月均值下降15.2%。減產和低庫存勢必支持全球能源價格長期維持高位。
5、俄烏衝突新情況
本周芬蘭、瑞典正式提出了加入北約的申請,目前土耳其和克羅地亞表示反對,不過估計只是借機討價還價。重點是俄羅斯的反映,對此普京稱相信芬蘭加入北約不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芬蘭也表示加入北約不意味着芬蘭允許核武器等布置在芬蘭。雖然俄羅斯在本周切斷對芬蘭的供電以示警告,但基本可以認爲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引發地緣緊張加劇的擔憂可以解除。
另外本周俄羅斯終於控制馬裏烏波爾,並宣布將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駐軍,這其實也是俄羅斯從最初就一直公開的目的之一。烏克蘭提出回到德法俄烏的諾曼底模式,俄羅斯表示拒絕。另外本周美國已正式通過了對烏克蘭400億美元援助,估計獲得強大援助的烏克蘭不會妥協,俄烏戰爭長期化的基本預期仍不改變。
現貨
1、LME庫存本周仍小幅增加至17.8萬噸,不過注銷倉單增加至9萬噸,亞洲倉庫開始連續出庫,現貨升水穩定在20美元左右,周四升至45美元,說明隨着貨物流向中國,LME庫存可能重新開始下降。而國內物流恢復報關速度加快,本周庫存略有回升,據鋼聯統計截至周四國內主流消費地庫存較上周增加1萬噸至9.9萬噸,保稅庫存減少3萬噸至26萬噸。整體看受限於總庫存低位,庫存搬運導致兩市比價、升貼水變化,但總體高升水格局不變,並對價格形成支撐。
2、本周銅價跟隨宏觀空頭情緒而回落,但價格略有回落滬銅現貨結構即明顯走強。現貨升水在換月後維持350-400元,現貨對遠二月升水保持在700元升水以上。現貨進口大體維持在盈利200元以上,但受進口增加和LME現貨升水上漲影響,6月進口窗口短暫打開即重新回到虧損500元左右。受進口需求增加和進口報關順暢影響,保稅倉單溢價升至80美元左右的較高水平。另外精廢價差持續低位,截至周五精銅與廢銅價差600元,精銅連續兩周保持對廢銅的價格優勢,隨着精銅對廢銅替代消費的效應積累,精銅支撐逐步增強。整體看,隨着銅價持續下跌,全市場的價格升水結構日益得到強化,顯示出現貨強支撐。
3、數據方面,統計局本周公布有色金屬產量報告,4月國內精銅產量89.8萬噸,同比減少1%,前四月累計354萬噸,同比增長4.4%,之前SMM公布的數據爲同比基本持平。另外銅材產量171萬噸,同比下降9.7%,前四月累計產量647萬噸,同比下降1.7%。預計5月受煉廠集中檢修影響,精銅產量環比4月仍略有減少,但6月以後隨着山東煉廠復產、銅陵40萬噸新產能等產能增產,精銅產量將有較快增長。海關公布4月中國精銅進口28.9萬噸,環比減少10.4%,同比減少9%,其中俄銅進口1.9萬噸,環比增加90%。4月廢銅進口13.5萬噸,環比減少9.7%,同比減少19%,其中自馬來亞進口1.3萬噸,同比減少58%,反映馬來廢銅出口政策已起效,其對華廢料加工中轉作用減弱。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精銅產量受限,自2月以來的過低比價又導致進口減少,出口大增,廢銅同樣受比價影響而減少,其影響將延續到5、6月。國內供應減少導致現貨近期一直維持高升水,也暗示下遊整體隱性庫存偏低。
4、海外方面,祕魯拉斯邦巴斯的礦工開始絕食抗議政府在協調礦山與社區矛盾方面的不作爲。而社區已表示不再參加任何談判。社區衝突導致該礦這次停產已將近一個月。這也是祕魯自去年以來社會對抗加劇的縮影。盡管祕魯並未下調今年產量預期,但估計難度較大。不過今年新增產能進展順利且集中在年中以後投產,下半年精礦供應仍保持寬鬆,供應減少暫時被市場所忽視。另外本周歐盟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量同比減少20%,因戰爭造成的供應鏈混亂和芯片短缺,之前中汽協數據4月中國汽車產銷都減少超過40%。本周歐盟委員會還公布了新能源計劃的細節,該計劃包括2100億歐元,在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從40%提高至45%,在光伏產業中,歐盟預計到2025年將320吉瓦的太陽能光伏並網,較2020年翻一倍,而到2030年並網數量達到600吉瓦。另外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1-4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7.9%。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同比增長17.7%;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2億千瓦,同比增長23.6%。數據顯示海內外需求都受到意外的戰爭和疫情影響,但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或將成爲新的增長亮點。
5、總結:隨着美加息縮表臨近和官方正式大幅下調經濟增速,全球資本市場持續處於空頭邏輯。國內4月數據大幅弱於預期,令全年經濟前景的預期也明顯轉弱,但疫情好轉,近期經濟重啓階段性反彈的預期不變,也抵消了部分海外壓力,支持風險資產階段性反彈。銅價在下跌後價格結構全面升水,給出現貨強支撐信號,且隨着精廢價差持續倒掛,對銅價的支撐越來越強,隨着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或迎來供需兩旺,價格震蕩回升局面,而海內外長期宏觀利空以及中國房地產投資恢復緩慢等因素也將限制價格反彈高度。結合價格結構和技術形態,71000-70000爲近期強支撐區。操作上接近支撐逐步買入,耐心等待。下周主要7月波動區間可能在72500-71000。
邁科期貨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