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面:2018年銅是金融屬性顯著的一年,銅價受宏觀影響較大,每一次中美貿易摩擦的變動都能對銅價造成明顯的衝擊。貿易協定短時間內無法妥善達成,中美貿易摩擦之“浮雲”將持續懸掛在銅價上方。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美元指數處在相對高位。中國經濟企穩,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去年增長6.5%,第四季度GDP增速預計會弱於第三季度。全球宏觀不確定性增加,對銅價形成較大的壓制。
銅精礦供給:亞洲銅業周中江西銅業與Antofagasta籤訂的TC長單爲2019年的冶煉加工費定下了主基調。TC長單與目前現貨TC形成分化,長單TC低在於對明年銅精礦趨緊以及明年中國冶煉產能增產的預期。中國冶煉產能擴張下銅精礦供給的縮緊不一定會傳導至明年精煉銅供給的縮緊。
廢銅供給:雖然2019年國家將全面禁止廢七類的進口,不過上海有色根據海關數據測算,2017年全年進口廢銅355.76萬實物噸中,廢七類實物噸佔比70-73%,而2018年驟減至35%左右。進口廢銅品位的提高使得廢銅金屬噸供給比預期要大。
庫存:全球顯性庫存目前僅80萬噸左右,LME庫存更是刷新近十年來最低位,低庫存對銅價短期形成支撐。國內外冶煉廠的檢修使得庫存短期來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位,但下遊消費的疲弱以及印度冶煉廠的復產,精廢價差的正常化使得2019年一季度庫存會迎來累庫期。
終端消費:終端消費四大領域總體疲弱。汽車,空調相比2017年增速大幅下降,2019年消費也難言樂觀。電線電纜投資年底有望加速,但獨木難支且無持續性。新能源領域對銅消費的拉動值得期待。
銅價相比2018年重心下移:在宏觀預期向下的背景下,銅供給的增速預計比銅消費的增速要略大,明年銅價中樞大概率下移,全年滬銅主要運行區間約在47000元/噸-52000元/噸,倫銅主要運行區間約在5600美元/噸-6600美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