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制造業景氣程度普遍減弱,PMI跌穿50榮枯線,而美國、加拿大、德國等主要歐美發達國家PMI也紛紛創出階段新低。IHS Markit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顯示,12月數據跌至2016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令市場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
昨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12月ISM制造業指數爲54.1,大幅低於預期57.5和11月前值59.3,創2008年10月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數據發布後,市場避險情緒迅速升溫。美股跌幅擴大,10分鍾內美國三大股指跌2%,美債收益率普遍下挫。倫銅最低跌至5725美元/噸,創2017年6月以來盤中新低。
與此前觀點不變,春節前需求端不會存在任何利好,供應端的檢修擾動已反映在銅價之中,近期銅價走勢將跟隨宏觀預期擺動。雖然精廢價差因銅價下跌收窄,廢銅持貨商不再出貨,精銅替代廢銅消費將導致累庫不如往年,但銅價的反彈還需宏觀配合。去年9月份銅價跌至47000,同樣精銅消費替代廢銅消費,但銅價出現大幅反彈是在美國對2000億商品加稅落地之後,銅價反彈並非供應端單獨之功勞。
目前銅價已經跌破47000的第一支撐位,下方45000一線將形成技術面和基本面上的強支撐。往年熊市周期中,礦山成本曲線的90%分位線均是有力的支撐點位,對應倫銅5500美元/噸、滬銅45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