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滬銅期貨合約成交情況
1,滬銅主力本周震蕩
1月7日--1月11日,滬銅指數總成交量193萬手,較上周增加38.6萬手,總持倉量51.3萬手,較上周減倉2.3萬手,滬銅主力本周震蕩,主力合約收盤價47320,比上周收盤價上漲0.38%。
2,銅現貨市場價格
1月11日1#銅重要市場現貨價格:長江現貨均價47260,較昨日下跌220;廣東現貨均價47250,較昨日下跌360;武漢現貨均價48200,較昨日下跌250;重慶現貨均價47250,較昨日下跌250;北京現貨均價49200,較昨日下跌250;
二、影響因素分析
1,宏觀方面
自去年12月22日開始的美國政府關門已持續20天時間,並且還可能延續下去,由於50億美元的美墨邊境牆資金問題,特朗普和國會都不願作出讓步,一方面特朗普堅持要這筆資金,另外一方面國會只願意提供約16億美元資金,雙方的僵持不下最終導致了美國政府關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非農後的講話中肯定了美國經濟的強勁,但是他表示數據顯 示通脹低迷,因此美聯儲會在觀察經濟形勢如何發展的時候保持耐心,另外他暗示願意對縮表政策進行調整,這被市場解讀爲鴿派信號。
中國商務部周四稱,雙方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致的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爲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2018年12月CPI同比上漲1.9%,漲幅有所回落,爲六個月來的最差表現,環比持平,PPI同比上漲1.6%,漲幅回落較多,環比下降0.9%,環比降幅擴大,爲兩年來最差的數字,顯示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12月官方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財新PMI均跌破50的榮枯分水線,暗示行業放緩已變成了萎縮,上次出現這種情形是在2015年,對LME金屬來說是慘淡的一年,直到2016年1月金屬價格才觸底。
2,供給面
贊比亞2018年銅產量持續增加,在1-10月,產量總計達到696,526噸,高於2017年同期的654,743噸。Mwanakatwe稱:“非常高的全球銅價 (均值爲6,598美元/噸)以及需求爲銅生產提供了動力。”智利國家統計局(INE)的數據顯示,11月份智利銅產量爲54.07萬噸,同比增長7%,創2005年12月份以來月度增幅最高紀錄,前11個月智利銅產量累計爲533萬噸,同比增長6%,智利銅產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開採品位上升,另外一個原因是選礦效率提高。祕魯能礦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銅產量從去年同期的20.6萬噸增至21.4萬噸,增幅3.8%,2021年祕魯銅產量有望擴大到300萬噸。
3,需求端
本周PMI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 正在增長繼續放緩,同時有消息稱決定在今年的電動汽車補貼較去年減少約30%,是否意味着新能源車告訴增長會放緩,有待觀察。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周二表示,將制定出臺穩住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中國將設法提高汽車及家電消費的報導,激勵市場。
花旗集團報告稱2018年中國真正的終端用銅需求增速僅爲1.5%,不到2017年3.8%增速的一半,2019年增速料爲1.6%,需求下降的因素包括疲軟的中國汽車銷售、下滑的房產完工和銷售,拖累汽車和家電生產,全球經濟增長信心、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信心“目前非常疲軟”。
4,其它因素
據知情人士透露,周四,中國幾家大型銅冶煉廠將2019年第一季度的處理和精煉費用(TC/RCs)地板價提高了2.2%,將第一季度的TC底價定爲每噸92美元,RC底價爲每磅9.2美分,高於2018年第四季度的每噸90美元和每磅9美分。加工費用提高,表明銅精礦市場供應充足。
三,後市行情研判
目前基本面矛盾不突出,宏觀面中美雙方談判沒有取得具體成果,中美雙方全面矛盾不會短期解決,上周五中國央行宣布1月降準1個百分點,置換部分MLF,將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受此消息有色板塊大幅上漲,盤面看期銅偏弱,但下跌走勢不流暢,收出多根下影線,上周五期銅下破47000,而後又大幅反彈上漲,驗證了下方支撐,說明近期不會下跌,暫時還是觀望。
四,交易策略建議
建議下周滬銅暫時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