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三季度銅價繼續下跌後位於寬幅震蕩。LME 銅價最低見到 8955 美元,此後銅價反彈,8月底受阻 8318 美後銅價再次回落。國內銅價在7月中旬下跌到 53000 元後也開始反彈,8月底最高達到 64400 元,此後銅價震蕩回落。
三季度銅價整體震蕩,主導因素不統一是主要原因。從宏觀上看,7月份對美聯儲加息將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是銅價繼續下跌的主要原因。在7月中旬美聯儲表示不會加息 100 個基點,而且美國通脹和經濟數據回落,市場對美聯儲會放鬆緊縮力度的擔心緩解,這成爲銅價反彈的最主要的原因。但8月底美聯儲表態會繼續將控制通脹放在首位,並且願意承擔經濟衰退的風險,這成爲銅價再陷跌勢的主要原因。從基本面看,二季度銅價下跌以後引發廢銅供應的急速收縮,精銅端在限電、疫情、冷料緊缺的影響下產量受到限制, 8 月份中國穩經濟增長,銅消費回暖,7月中下旬銅庫存降至歷史新低,現貨高升水,成爲價格8月份反彈的主要原因,國內明顯強於外盤。
但銅價衝高到 65000 元附近遇到消費不足,廢銅增加的壓力,尤其是 LME 庫存增加給市場帶來回調壓力。
二、行情展望
宏觀面上,9 月份美聯儲利率會議上宣布加息 75 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3.25%區間,這已經是今年連續第 5 次加息,連續第 3 次加息 75 個基點。貨幣政策聲明顯示,美聯儲仍致力於實現通脹 2%的長期目標。鮑威爾延續了 Jackson Hole 會議上的“鷹”派態度,明確指出通脹回到 2%對維護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有重要意義,美聯儲可以忍受經濟放緩,但無法承擔通脹失控的代價。 這次會議後,美聯儲於年內還剩下 的 11 月 2 日與 12 月 14 日兩次議息會議會繼續大幅加息,根據最新的點陣圖,美聯儲官員們預計從現在至年底還有 125 個基點的加息空間,美聯儲的利率會達到 4.5%,而且明年還有加息空間。這樣大幅度的加息令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大增,也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威脅。於此同時,9 月美聯儲縮表規模也將翻倍至 950 億美元,這將是歷史上最快的削減速度,持續的加息和縮表給經濟帶來衰退風險,美國GDP 增速將在一段時間內低於潛在增速。根據美聯儲最新預測,2022 年第四季度GDP 同比增速將降至 0.2%(前值 1.7%),2023 年第四季度 GDP 同比增速降至 1.2%(前值 1.7%)。失業率將上升,美聯儲預計 2023 底失業率上升至 4.4%(前值3.9%)。
基本面方面,四季度處於去庫向壘庫的過渡期, 10 月份擠倉的預期還是非常強,但是 11 月份以後可能會進入壘庫狀態。海外消費四季度繼續走弱的概率大,房地產、汽車、家電消費全線走弱。國內消費端比較穩定,房地產和家電消費不佳,但國家拖底的基建消費轉好,基建項目集中在水利、電網、新能源發電等領域,新能源汽車也一直維持高景氣度,整體來看國內終端消費微幅增長,由於廢銅緊張的原因精銅消費還不錯,但是 63500 以上廢銅大量出貨,對精銅大量替代。銅精礦已經走向寬鬆,CSPT 小組制定的四季度 Floorprice93 美元/噸,卡莫阿二期、Quellaveco 等銅礦投產順利,las bambas 和 Caujone 等銅礦復產後生產恢復正常。精銅端十月份仍然存在幹擾,方圓、紫金、雲錫等冶煉廠檢修,粗銅緊缺也影響不少冶煉廠的生產,加上大冶推遲投產等因素,10 月份精銅供應仍然受到限制。11 月份隨着大冶的投產,以及方圓等冶煉廠檢修後恢復,供應趨於寬鬆,銅精礦寬鬆向精煉端寬鬆傳導是大趨勢,或將進入壘庫狀態。
綜上所述, 在海外央行加息+縮表的壓力下,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很大。基本面方面,四季度處在去庫向壘庫的過渡期,銅精礦寬鬆將向精銅寬鬆傳導,海外消費趨弱,基本面走向過剩是大趨勢。節奏上來看,我們認爲 10 月份在加息空窗期+擠倉預期下反彈,11 月份以後下壓力加大。技術上來看,滬銅在 63500 元、倫銅在 8300美元會有強勁阻力,我們傾向於四季度銅價會反彈受阻,並且有再次探試前期低點的可能。LME 三個月銅如下破 7000 美元,銅價將打開下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