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供應:國內供應還是有很大的問題,方圓紫金等冶煉廠本月檢修,廣西金川東南銅業等冶煉廠下個月檢修,大冶投產推遲到10月23日,電銅產量一直不及預期。而且現在投產的冶煉廠,富冶、銅陵、清遠江銅,都是只投精煉,整體增量受限。本月進口銅量不多,雖然LME注銷了不少倉單,但是考慮到運輸周期的問題,亞洲倉庫的貨要到11月份才能到達中國。但是廢銅出貨有所好轉,一方面是由於價格上漲,另外一方面鷹潭解封,廢銅的拆解和物流明顯好轉。
需求:節後國內銅消費很弱,高月差、加上銅價上漲,下遊觀望情緒濃厚,而且廢銅增加以後,對精銅的替代作用也開始顯現出來。不過我們了解到電纜廠的訂單還比較好,電網、光伏等行業訂單都很火,如果銅價有所回落到61000附近,消費還會出現回升。
庫存:保稅區減少0.36萬噸,社會庫存增加3.09萬噸,十一因素+消費下降,國內出現壘庫。
宏觀:國內兩會召開,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安全。11.2號美聯儲利率召開利率會議,加息75BP以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預計年底將加息至4.75%。
價格:在美聯儲加息+縮表的壓力下,銅大方向處於下跌趨勢,但是由於擠倉的原因,導致月差頻繁波動,使做空並不順暢,我們需要找到庫存的轉折點。
短期:2210合約交割以後,市場的緊張情緒緩解;宏觀方面從國內的樂觀情緒切換至美聯儲加息預期,銅價可能會回落到60000左右。
中期:不過終端消費表現不錯,60000以下廢銅大幅減少,銅下遊拿貨情緒也會好轉,加上冶煉廠產量不及預期的問題,市場可能再次轉爲去庫。11月份在低庫存的壓力下,可能再次發生擠倉,銅價整體維持震蕩狀態。
12月份以後隨着冶煉廠進入衝量狀態,以及大冶等冶煉廠的投產,壘庫壓力出現,銅價下行壓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