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1、美10月零售銷售環比上升1.3%,創今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超市場預期,反映美充分就業對消費的支撐仍強韌。高盛對加息終點的預期提高到5-5.25%。標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3.67%,與兩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率倒掛持續創新高,暗示遠期衰退預期持續加大。美歐股市普遍下滑,歐股經過近期大漲,技術上已進入中期強壓力區,而美元指數雖繼續下滑,也已接近中線技術支撐位105,關注十月以來的修復行情結束的可能,美元反彈美歐股市下跌將對風險資產不利。
2、中國央行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重申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手段,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均衡。基調與前期不變,但對房地產的描述可能令房地產恢復的炒作有所降溫。統計局公布10月房價數據,價格下跌環比擴大,說明銷售端壓力仍較大。
3、總結:中國交易疫情放鬆和房企融資放鬆邏輯,中期反彈邏輯利多大宗,但警惕海外重歸衰退邏輯帶來短線壓力。
現貨
1、LME庫存微增,現貨貼水擴大到32美元,暗示提貨需求消失,庫存可能止跌回升。滬銅現貨升水較昨天小跌至360元,現貨進口虧損仍超800元,遠三月進口虧損1400元,暗示報關將減少且又鼓勵煉廠做遠月出口,國內庫存難以持續增加。整體看庫存導致搬運兩市比價和升水變化較快,但整體低庫存決定了現貨升水和擠倉格局還會維持。
2、銅價連續小跌,下遊買貨略有增加,前期被套空頭也開始點價,但整體買盤仍偏弱。逐步進入淡季,下遊看跌預期較重,或期待交割貨源流出在更低的價格補貨。精廢價差快速收窄,因華北、華南疫情嚴重,廢銅原料緊張,但消費同樣受影響,精廢銅杆價差1000左右,廢銅杆仍有優勢。整體看銅價高位抑制消費,淡季效應漸顯,價格結構明顯轉弱,有下跌要求,但隨着價格回落下遊補貨,低庫存狀態維持,限制下跌空間。
3、總結:中國交易經濟反彈預期帶來銅中期偏多邏輯,短線海外可能重歸衰退邏輯,現貨疲弱與高銅價矛盾激化,逼倉結束後有回調要求,但整體低庫存限制下跌深度。近期按68000-64000區間對待,高位短空持有,急跌加強換手,注意價格結構變化對現貨支撐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