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滬銅期貨合約成交情況
1,滬銅主力本周下跌
2月18日--2月22日,滬銅指數總成交量184.9萬手,較上周增加57.4萬手,總持倉量66.4萬手,較上周增倉5萬手,滬銅主力本周上漲,主力合約收盤價49920,比上周收盤價上漲3.57%。
2,銅現貨市場價格
2月22日1#銅重要市場現貨價格:長江現貨均價49420,較昨日下跌110;廣東現貨均價49310,較昨日下跌120;武漢現貨均價49400,較昨日下跌100;重慶現貨均價49450,較昨日下跌100;北京現貨均價49400,較昨日下跌100;二、影響因素分析
1,宏觀方面
周四公布的耐用品訂單數據、成屋銷售數據以及PMI數據均不及預期,這使得黃金收復部分失地。但是失業金初請人數再次下降,暗示美國的就業市場依然十分的強勁,加劇了市場對於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疑慮。因美聯儲多次表示美國經濟仍總體強勁,就業市場依然處於數十年來最佳水平,同時部分市場機構認爲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向好以及薪資增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最終將轉化爲通脹水平上升,推動美聯儲加息。
國內方面,宏觀數據呈現多空交織格局,近期國內公布的通脹數據表現不佳,1月PPI同比0.1%,爲28個月新低,1月CPI同比上漲 1.7%,低於預期1.9%,主因是豬肉價格連續下降。但外貿數據超預期,1月中國進出口總額2.7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扭轉了去年12月外貿負增長局面,也高於此前市場預期。而國內的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寬鬆,1月新增貸款32300億元,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官方在逐步釋放利好政策以託底經濟。
從去年6月開始,美國引起的全球貿易衝突就成爲全球經濟最大的威脅。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也成爲全球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談判就顯得更爲重要。1月7—8日美國副貿易代表率團訪華,1月30—3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訪問華盛頓,兩次會議都沒有取得實際性的進展。2月14—15日中美最高級別談判在北京舉行,分析來看,直接的貿易問題可能達成良好的解決方案,但結構性貿易問題和執行方面達成協議的難度要大很多。消息面上看,正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進展良好,這激發了部分投資者和交易員在市場中的風險情緒,中美官員也就貿易戰達成的最後協議擬出了框架,涉及六大方面。
2,供給面
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宣布,2018年智利共生產583萬噸礦產品,超過2013年創下的577萬噸記錄,成爲迄今年產量最高的一年。據悉,礦產品產量的提高主要歸功於世界最大銅礦埃斯康迪達(Escondida)的增產,這座礦山在2018年擴大了31.7萬的產能。同期,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的產量則出現下降。
在國際銅產品市場上,智利銅產品份額從2017年的26.7%增長到27.7%,祕魯居次席佔據11.6%,較上年略微下降,位列第三的中國同樣出現了下降。智利礦業部長普羅庫裏卡表示,智利礦業發展的前景非常光明,今年有望增產1.6%,並預期在2020年達到年產600萬噸,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到年產700萬噸。
3,需求端
中國海關周四稱,1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47.9萬噸,觸及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較12月的42萬噸上升14%,較2018年1月的44萬噸高8.9%,以目前的速度,每年的精煉銅進口量有望超過2018年創紀錄的530萬噸。銅精礦進口量同比飆升17%,至190萬噸。1月份的貨物總量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月度總量,2019年,按年率計算,精礦進口可能超過2200萬噸,超過去年創下的1970萬噸的紀錄。
201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只有6.4%,各項經濟指數全面放緩,這開始引起國家高層注意,並開始出臺穩增長的政策。在年初減稅、定向降準、貨幣市場連續寬鬆後,我們關注的焦點在中國汽車和家電下鄉政策上。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央視系列專訪時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因爲空調佔銅消費的15%,交通也要佔到銅消費的10%,因此這成爲銅市場關注的焦點。從行業了解到的消息,因爲距離上一次以舊換新和家電汽車下鄉已經有十年時間,估計作用會較爲明顯。但考慮到從2009年以來出臺的刺激政策過多,尤其是房地產的超長周期發展,中國家庭負債率已經很高,實際的帶動作用會打折扣。行業樂觀的預期也只能對行業有3到6個月的刺激作用,遠不及2009年時的效果。
三,後市行情研判
宏觀面年第六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又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中美在華盛頓繼續磋商,市場對談判預期保持樂觀。需求端中國1月銅精礦進口量同比飆升17%,至190萬噸,說明隨着節後的集中開工,需求逐步擡升,盤面看倫銅回踩60線後得到支撐,創近期新高,滬銅近期走勢相對強勁,在有色板塊中上漲動能較好,目前看期銅受整體的利好局勢有望繼續上漲。需要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的走勢。
四,交易策略建議
建議下周多單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