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1、趕在亞洲開盤之前,瑞士政府敲定了瑞銀集團對瑞信的收購,每股約0.75瑞士法郎,而瑞信債券周末在20-70%的折扣區間交易。目前出問題的三家銀行都因爲監管當局迅速介入獲得託管或收購,儲戶存款應該獲得安全保障了,不過股東和債券持有人的資本都幾乎歸零,在此種示範效應之下,整個銀行股票及債券的拋售潮可能不會結束,因此危機還難言結束,存在新的銀行爆雷風險。
2、歐洲央行按之前的計劃實施了加息50個基點,似乎說明監管當局對金融體系的安全性有相當的信心,另外也說明歐洲通脹壓力之大。
3、中國在周五意外宣布全面降準25個基點,預計釋放基礎貨幣約5500億元。但由於之前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信貸增長較強,降準似乎暗示管理層對經濟反彈乏力的擔心。整體看中國經濟溫和反彈,央行貨幣政策保駕護航,但如果海外因銀行流動性危機進而交易金融緊張和衰退邏輯,金融資產整體還將由海外宏觀定價。
現貨
1、上周銅價大跌刺激下遊逢低補貨,國內主流消費地庫存22.6萬噸,較上周減少4.5萬噸,周一銅價反彈回到67500,買盤明顯減少,現貨升水收窄到90元,精廢杆價差擴大到1350元,精銅杆的價格優勢不再。整體看下遊的需求是溫和增長的,但訂單也算不上很強,在低位大量採購後又開始消化低位庫存不再追高,因此低位現貨支撐很強,但主動向上的推動力也不足。
2、據SMM統計,上周精銅杆開工率75.5%,較上周提高5個百分點,低氧杆企業開工率58.5%,較上周提高4個百分點,因銅價下跌後下遊積極點價和補貨,精銅杆和低氧杆的成品庫存都有明顯消化。2月數據顯示基建投資提速,房地產銷售和竣工面積也環比明顯回升,可望在二季度逐步兌現到用銅需求,整體消費逐步轉旺的確定性還是較高的,如果宏觀衝擊事件結束,現貨有上漲動力。
3、總結:瑞信被收購,但銀行資產拋售潮還難言結束,衝擊性事件的風險仍存。現貨低位支撐強,但反彈後買盤缺乏持續性,短線關注銀行事件發展,價格可能無序劇烈震蕩,回避風險爲主。多空都不可過分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