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帶一路”礦冶科技夥伴計劃籤約儀式在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礦冶集團總經理韓龍同阿爾及利亞ORGM研究院、哈薩克斯坦冶金選礦研究院、蒙古額爾登特技術學院和俄羅斯米哈諾布爾技術股份公司四家科研機構的代表分別在計劃書上籤字,標志着這項“夥伴計劃”正式啓動。據悉,作爲“一帶一路”礦冶科技夥伴計劃中籤署的首批合作協議,礦冶集團將同四家科研機構以“共商、共建、共享”爲原則,圍繞雙方共同關注的技術領域和業務需求,開展聯合研究、實驗室建設、人員交流與培訓、成果轉化、產業服務等多種形式的務實合作。
科技部合作司副司長陳霖豪,蒙古國駐華大使館官員,祕魯賽特明公司、南非林波波大學的代表以及礦冶集團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礦冶集團副總經理戰凱主持籤約儀式。
陳霖豪在講話中指出,此次參會的礦冶合作夥伴都是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支持者和踐行者,是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夥伴,同時,又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礦業領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始終是各礦業大國普遍關注的熱點,各方在資源和技術方面各具優勢和特色,與中方發展戰略對接不斷深入,在礦業科技領域務實合作得到快速發展。
他說,作爲中國在礦冶科技領域的排頭兵,礦冶集團擁有科研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和技術優勢,擁有豐富的國際科技合作經驗。他希望礦冶集團與外方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共同努力,積極開展聯合研究、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業行業的發展積極貢獻科技創新成果,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韓龍在致辭中表示,今天參會外方來自的四個國家,都是與中國籤訂“一帶一路”框架協議的國家,同時也是全球重要的礦產資源大國,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領域與中國一樣,都面臨着開採深度不斷增加、資源品質持續下降、安全環保約束增強等共性挑戰,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合作,對於共同應對這些技術挑戰,促進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爲礦冶領域“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項目提供科技支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說,習近平主席在4月份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峯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今天,“一帶一路”礦冶科技夥伴計劃籤約儀式的舉行,正是對習主席講話的最好響應。期待與各位夥伴們一起密切合作,攜手努力,將雙方創新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
戰凱在籤約儀式上指出,礦產資源領域國際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各異,在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他說,爲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響應“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北京礦冶科技集團在礦產資源領域率先啓動了“一帶一路”礦冶科技國際夥伴計劃,即在“一帶一路”沿線礦產資源重點國家,由國家政府間搭臺,以資源共享,共建聯合實驗室的方式與當地大學、科研機構和礦業企業等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合作夥伴關系,並以此爲依託,進一步創新國際科技合作模式,豐富國際科技合作內涵,共同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的交流與合作,爲當地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助力國家在礦業領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米哈諾布爾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娜傑日達?米哈伊洛娃作爲外方代表發言。她說,米哈諾布爾技術公司早在1956年就參與了北京礦冶研究總院(BGRIMM)的創建工作,今天籤署的協議,是雙方合作的新起點。
據了解,參加本次籤約儀式的四家科研機構與礦冶集團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礎,特別是在高端礦冶裝備、選礦工藝研究、新型選礦藥劑等領域保持着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開展完成了多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各方將以本次籤約爲契機,進一步推動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
礦冶集團是中國在礦冶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科研機構。自1956年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科研開發,具有多專業配套和很強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其業務覆蓋從礦山開採到礦山關閉、從礦物到金屬的全範圍,研究涉及的礦種包括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和非金屬礦等。礦冶集團擁有多個國家級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與10餘個國家的30多個科研機構建立並發展了科技合作關系,通過開展合作研究、共建實驗室、聯合培養人才等多種方式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籤約儀式後舉行的學術交流會上,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昌博士 等中外礦冶領域的專家圍繞中國稀貴金屬分析、有色金屬選礦尾礦綜合利用技術、海外礦山生態環境建設等專題做精彩報告。
與會專家還參觀了礦冶集團設備先進的礦山數據分析研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