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業內稱作“世界銅王”。他如何看待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
從一個懷揣500元勇闖深圳的年輕人,到如今執掌5300億元江山的產業大鱷,他秉持了怎樣的經營理念?
最低調的“商界大佬”,世界500強“神祕人”…… 這是外界對全國政協委員、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的印象。的確,這位頗爲低調的民營企業家所帶領的正威國際集團已經成爲世界有色金屬行業排名數一數二的企業,被業內稱作“世界銅王”。
作爲一名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王文銀在駐地接受《中國黃金報》特派兩會記者專訪時表示,新時代新徵程,國家對政協委員如何參政議政,以及企業家如何貢獻自身的力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這讓我們這些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對提升自身參政議政的能力充滿了緊迫感,必須要不斷加強學習,提升參政議政能力。”
創新發展模式實現全產業鏈升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系列相關描述讓王文銀備感振奮。
在王文銀看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這保障了企業家話語權,更加有助於企業家創新。
“今天是‘五個革命’和‘五個商模’疊加的時代,是工業革命、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生活方式革命和科技革命疊加的時代,是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工業4.0版本疊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之下,企業家最重要的就是觀念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王文銀說。
得益於黨的正確領導,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及對經濟運行規律的正確把握和不斷的創新發展,王文銀已經把其創立的正威國際集團打造成了一家以有色金屬完整產業鏈爲主導的全球化世界500強公司。“我們在未來要做‘萬億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讓中國企業有更多的話語權,振興民族精神,實現產業報國。”王文銀說出了他埋在內心深處的願景。
在王文銀看來,全球化企業的競爭已從最初的供應鏈的競爭、客戶鏈的競爭,升級到產業鏈的競爭、價值鏈的競爭,並最終升級到產業生態鏈,無邊界鏈的全方面競爭。正威國際集團正是秉持“產城經濟、工商聯動、優勢合作、和諧發展”的理念,結合獨創的“產、學、研、居、旅,商、物、貿、金、總”發展模式,實現正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的全產業鏈升級發展,實現“千城千面”,爲城市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找到城市的靈魂,在其基礎之上再去建造產品。
目前,正威國際集團在中國湖南、甘肅、廣東、安徽、遼寧、四川、廣西等國內十多個省市區展開產業布局。希望通過項目的落地對當地經濟轉型升級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健康目的地,世界看廣西”“世界旅遊指南,美麗中國雲南”,這些廣告語都是王文銀爲各地政府量身設計的地方經濟發展良方。王文銀表示,要認清自身的優勢產業,集衆智打造各省市的特色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經過20多年發展,正威國際集團已經變成全球金屬型材料龍頭企業。從區域的、單一的到世界的、全產業鏈的發展格局,“我們每年申請的國際和國內專利有幾百項到上千項,礦產是我們的源頭,但我們在末端市場有更多的研發能力,包括高鐵導線,以及手機裏的五金件,都是我們研發的產品。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提高原材料附加值。從5萬元一噸的銅,到500萬元一噸的導線,研發能力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們企業去年的營收額突破5000億元,今年預計突破1000億美元,力爭成爲制定全球金屬價值規則的公司。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企業要想實現全球定價權,還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貨物的定價權是由期貨交易所來制定,如果不能控制期貨交易所和期貨交易是無法實現的,未來我們也會在價格制定方面有所作爲。”
在礦產資源領域,最有效的方式是控制上遊原料。因此,未來5年,正威國際集團會在剛果、南非、智利、祕魯、蒙古國及哈薩克斯坦等地的有色資源行業進行重大布局。王文銀透露,今年會有一兩個銅礦方面的重大國際並購。說到國際並購,王文銀認爲,中國的礦業企業很少能成功“走出去”的根本原因是對世界規律的把握不深刻、不充分。“必須要注意國外環境、風俗、勞工等16大風險因素,必須要有熟悉當地法律法規,聘請擅長全球並購的專業的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在王文銀看來,所有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他建議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機制。
“國家的競爭靠實力,實力的競爭靠企業,企業的競爭靠產品,產品的競爭靠品牌,品牌的競爭靠人才。最後一切的競爭都是品牌和人才的競爭。我們要創造條件,把全球頂尖人才引進來。”王文銀表示,企業一定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而如何用好一個人,既而盤活一盤棋,考驗的是領導人的功力與火候。
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造成本
作爲一名政協委員,一名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家,對中國營商環境充滿信心的王文銀對優化營商環境非常關注,並對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
王文銀表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好,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讓企業家們創新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面對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美國提出稅改,尤其工業制造方面減稅明顯,在全球招商引資的力度非常大。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黨的十九大之後,改善營商環境的力度逐漸增強。“中國擁有非常好的營商環境,作爲一名企業家,我感受到政府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但從微觀層面來講,中國的營商環境還有可以改變的地方。”王文銀說。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和產業基礎,是富國強民之本。我國現在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與制造業的長足進步密不可分。但王文銀認爲,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的成本快速增長。他引用相關第三方數據顯示,中國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已經和歐美發達國家基本持平。比較中國、美國的稅費、土地、勞動力、物流、資金、能源、制度性交易和匯率成本等八個指標後發現,土地成本持續上漲推高了中國制造業的綜合成本。
因此,王文銀建議,優化營商環境,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降低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等生產要素成本,在結構優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低制造成本,改變和優化經濟結構,更加重視互聯網、高新技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在全面小康決勝期充分發揮優秀企業家的示範引領作用。
記者手記
不斷學習與創新是黃金法則
《老子》篇章誦背如流,名著段落張口就來。坐在記者面前的王文銀,侃侃而談近一個小時,縱貫古今,引經據典,思路清晰,展示出過硬的文史哲功底和獨特的個人視角。
作爲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的掌門人,王文銀身上有着與實力相匹配的霸氣,卻絲毫沒有恃才傲物,言談間展現的是中國企業家的睿智與哲思。
經營企業之餘,王文銀的時間除了睡覺幾乎都用來閱讀。3天一本書的閱讀速度保持多年,僅讀書筆記就超過500本。翻看王文銀正在看的《國學開講》,裏面布滿了紅色、黑色的字跡,記着他的感想。
不僅如此,技術類書籍、名家大師的經典著作都在王文銀的閱讀和推薦書單上,哪怕來北京開會的這幾天,他的房間書桌上也摞滿了各種書。讓人更深刻地感悟到“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
還有一個小細節,深深地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就是王文銀手機背後貼滿了小紙條。王文銀有個習慣,看過一本書之後,就把他認爲寫得好的句子抄下來,貼在手機的背面,留個一兩天,記住之後,撕掉再換上另外一張。這也許就是他說的“功夫都在功夫之外”。
長期堅持學習的習慣不僅使他始終保持着前瞻眼光和超強記憶力,也極大地鍛煉了他消化吸收、融會貫通不同知識的能力。就如同一位武林高手,當日積月累的練習達到一定程度,偶然的某個瞬間就突破了自我,功力精進,境界開闊。
“正威國際集團奉行的是一種低調和隱忍的法則。”王文銀解釋,“隱”,是我看得見你而你看不見我,(將自己的成就)隱藏;“ 忍”字是心字頭上一把刀。這個隱忍法則讓正威國際集團在20年裏從一個深圳的小企業變成全球500強。
正所謂“人低爲王,地低爲海”,這也正好解釋了爲什麼正威國際集團鮮有露面的原因。哪怕是在全國媒體聚焦的全國兩會上,王文銀也鮮少接受記者採訪。
在交談中,王文銀的“12345”企業哲學讓人印象深刻。“如果企業只有一件事情必須要做的話,非企業文化建設莫屬;當一個企業有兩件事可以做的時候,就是要管好人和物,正所謂“人事即萬事,文化即一切”;如果一個企業有3件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就要抓好現金流、利潤率和成長性;當企業有4 件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就要做到投資控股、融資變現、規模經營、專業分工;當企業有5件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就要做到“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本人努力、親人監理、小人監督”。
王文銀認爲,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造集體人格。經濟活動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文化,經濟發展在本質上是一個文化過程。經濟行爲只要延伸到較遠的目標就一定會碰到文化。
從一個懷揣500元勇闖深圳的年輕人,到如今執掌5300億元江山的產業大鱷,王文銀身上,始終流淌着中國企業家創新、善學、務實的特質。“學歷和經歷代表過去,財力和權力代表現在,學習力和創造力才能代表未來。”
言及企業發展,王文銀表示,企業家總是想把企業做大。但是做一個十億級企業,企業家需要把握人生的成長規律;做一個百億級企業,企業家就要把握行業發展規律;做一個千億級企業,企業家就要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做一個萬億級企業,企業家就要把握國家發展規律;做一個十萬億級企業,企業家則要把握世界發展規律。
用王文銀自己的話說,他要“前50年經商,後50年流芳。”除了目前已經出版的《正威知道》《正威智道》,接下來,王文銀還計劃完成《正威禪道》《正威義道》《正威無道》。
夢想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的,而王文銀的“產業夢”“民族夢”正是實現“中國夢”的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