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的風險管理 實體經濟的在線答題
上期所開展2020年“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給實體企業生產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挑戰。爲進一步加強行業交流,發揮期貨工具在控制風險方面的作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採用直播方式開展2020年“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第一期活動於4月7日~13日推出。
本次活動包含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期貨品種,按照有色、黑色、貴金屬分類召開。講師主要爲行業資深專家,議題主要圍繞行業和市場動態、風險管理等內容。本報摘登部分有色金屬行業專家觀點以饗讀者。
銅加工高附加值行業方興未艾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商務部期貨業務主管 徐長寧
徐長寧在報告中首先講到我國銅產業現狀。他表示,我國仍在引領全球銅消費,整體消費增速放緩,但是消費總量沒有達到飽和狀態,且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國內礦山行業受資源分布約束,缺少大型礦山,跟國內銅消費增長基本不同步,總體產量穩定。冶煉行業瓶頸初現,2019年出現銅價與進口原料加工費同步下降的不正常現象,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在銅加工行業中,低附加值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高附加值行業方興未艾,但整體技術尚未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終端消費轉型升級進展緩慢,電力行業投資低於預期,家用空調、冰櫃、冰箱等增幅同比下滑。進口融資貿易明顯降溫,但國內貿易熱度不減。
徐長寧表示,當銅消費飽和後,轉型迫在眉睫,低端產品必須慢慢退去,高端高附加值消費還會增長,但增速會放緩。隨着經濟發展轉型深化,我國銅消費將逐步達到頂峯,之後下降到某一位置,最終達到與GDP增速基本同步。
中國銅產業和全球銅產業緊密相連。從全球銅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現有產品整體向更純、更細和更薄的方向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他說:“更遠的方向則是繼續圍繞銅導電、導熱、殺菌和抑制病毒等方面的優良特性做文章,三元或以上的合金將是永恆的研究方向。”
談到我國銅產業的發展趨勢,徐長寧表示,我國礦山發展以進軍國外市場爲主,國內冶煉產能或已飽和,技術升級和提高產能利用率是當務之急,兼並重組、部分低效產能退出將不可避免。銅加工行業中,低附加值行業產能將逐步減少,高附加值行業大有可爲,其中與電動汽車行業相關的用銅量將持續高速增長。出口方面將逐步轉向產品出口和資本輸出並存。
發展趨勢與經營對策是相輔相成的。徐長寧認爲,國內礦山、冶煉和部分低端加工行業已經進入“成本+價格”的博弈時代。在達到規模效益、有用元素吃幹榨盡的前提下,必須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時加強風險管理,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任何一次銅價的大跌都將加速行業洗牌。談到電線電纜方面,他表示,相關企業向生產高端產品轉型勢在必行,並積極開拓國外市場。“減少融資貿易尤其是進口融資貿易,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他說。行業布局由國內布局向全球布局轉換,中間行業向原料、消費地或者地理位置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地集中地,並要充分考慮副產品的出路。此外,隨着全球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廢銅需要就地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