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衍有色論壇5月29日在上海舉行。有色行業龍頭企業齊聚論壇,就新形勢下有色企業發展路徑及新時期有色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實現戰略轉型、國際化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嘉賓認爲,目前有色企業的發展形勢較爲復雜,從外部環境來看,面臨着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擡頭;從內部形勢來看,國內有色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結構粗放、成本攀升、內需發力、盈利困難等問題。對此,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育能認爲,有色企業需要通過戰略轉型與國際化發展,點燃創新發展引擎。
在戰略轉型方面,吳育能認爲有色企業需要做到四個轉變:即從擴大生產規模向提高盈利能力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粗放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從以國內市場爲主到全球化布局轉變。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有色企業可以從三個途徑入手,首先是進行內部改革,着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圍繞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制造加大投入,營造創新氛圍;其次,是綠色發展,有色企業要遵循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和可再生利用最大化的原則,建立健全有色金屬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體系;三是統籌發展,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持,企業應當注重科技領軍人才、國際經營人才、資本運作人才的培育工作,完善用人制度、育人機制和留人文化。
同時,他認爲企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逐步實現國際化,一是加強對外合作,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二是完善全球布局,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三是強化標準支撐,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在國內有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期貨承擔着保駕護航的重要使命。“只要我們一開門就在和期貨市場打交道,也正因爲有了期貨市場,才確保了企業的穩定發展”吳育能說。
“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由於時間不匹配、國內外市場差異造成的的價差變化,有效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他說,同時,作爲上市企業,江銅集團在管理風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經實現採購、銷售一體,現貨、期貨互動,財務、業務協同,趨勢全面結合,風險全面監控。
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智聰表示,現在公司的有色金屬貿易業務同樣離不開期貨市場,期貨市場在價格發現,風險管理上,爲企業的現貨業務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幫助。“隨着中國有色金屬市場的發展壯大,我們看到上海期貨交易所不斷推進新品種的上市和相關業務的創新,使市場業務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尤其是鉛鋅期貨合約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流動性充足的平臺,充分地發揮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盧東亮表示,期貨套期保值已經成爲中鋁各實體企業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保證穩定收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據介紹,中鋁集團下屬部分鋁廠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行期貨套期保值交易,是國內期貨市場第一批 “紅馬甲”。經過十幾年的套期保值操作,中鋁集團形成了一整套期貨套期保值管理流程和風險管控方法。
他表示,中鋁國貿參與期貨市場的基本原則是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利用期貨交易規避市場風險,堅持套期保值。爲此,中鋁國貿制定了《市場風險管理暫行辦法》,對期貨和現貨匹配及保值比率進行監控管理,同時在評價套保效果時,不以單純期貨盈虧論輸贏,而是要看整體期現匹配後的實際經營效果。
豫光金鉛負責人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下遊蓄電池廠的進一步集中,近兩年再生鉛行業迅猛發展,鉛冶煉行業正處於行業格局變動期。在這個大背景下,鉛冶煉企業的經營環境面臨着更多的挑戰,對企業套期保值的操作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爲鉛冶煉企業,今年面臨的局面如下,首先是國內春節期間消費淡季,公司常規成品庫存積壓;二是市場價格長期低於公司成本價,盤活現金流和經營好庫存成爲當務之急。”他認爲,這時公司就需要通過期貨市場保護核心利益訴求。
首先在鉛價低於成本價期間,適當控制銷售節奏,除了保證正常的長單供應,在成本以下的散單銷售應適量控制出貨量;同時,由於內外盤比價偏低,價格長期低於成本價且消費預期向好的情況下,適當降低保值比例及保值頭寸,並稍微偏重於倫敦市場;其次,在價格達到19500元/噸以上後,開始逐步清理現貨庫存及頭寸;最後,在國內外比價達到理想價位時,將倫敦頭寸換至國內近月,鎖定現貨高升水結構利潤,在現貨出貨通暢時平頭寸,現貨銷售不利時則準備交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