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公司畢馬威(KPMG)贊比亞稅務合夥人Michael Phiri表示,在部分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贊比亞礦業行業面臨的挑戰中,政府已經承諾免收遲交稅款的罰款和利息。
贊比亞央行同樣撥出了約900萬蘭特,包括礦業企業等陷入困境的公司可使用這筆款項,“這是另一項有助於寶石行業的可喜舉措,”他補充說道。
Phiri解釋稱,和基本金屬不同,寶石通常沒有參考價。
因此寶石的價格,尤其是祖母綠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買家準備支付的水平,這使得拍賣成爲寶石銷售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寶石拍賣被取消,祖母綠生產者無法獲得任何收入。只要當前的狀況持續,就無法緩解這種停滯的狀況。
“如果新冠疫情持續到2021/22年度,則需要採取信息技術策略來解決問題。”
Phiri稱,新的市場策略必須尋求機構的參與來保持透明度,這和礦業部以及贊比亞稅收當局的代表參加拍賣的做法類似。
此外,由於祖母綠通常通過航空運輸,而迄今爲止航空旅行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將提供其他援助,包括通過贊比亞央行新冠疫情基金或擬議的財政部新冠疫情債券,這對於維持該行業的生存來說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指出,盡管疫情對寶石行業產生了“負面和直接的”影響,但銅採礦業的需求卻更高。
他補充表示,需求增加提升了國際市場上的銅價,目前銅價約在每噸6,500美元交投。
然而,該國的冶煉能力已經枯竭,盡管這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就已經開始,但被疫情加劇了。
他解釋稱,國內銅精礦銷售徵收16%的增值稅,銅精礦出口徵收10%的關稅。
Phiri預計,爲促進產量增加,政府將取消國內銅精礦銷售的增值稅,並暫緩徵收銅精礦出口關稅。
他並表示,替代選擇將是礦業公司減產,而這將導致失業,並減少政府通過稅收取得的收入。
因此,礦業公司將被迫在銅需求和價格雙雙高企之際減產。
“隨着降雨臨近,必須確保庫存安全,否則銅礦石可被雨水衝走。”
他補充稱,露天採礦企業可投資生產,但由於需徵收10%的出口關稅,這些礦企不想出口精礦。
此外,他表示盡管在疫情大流行前就已經存在增值稅和出口關稅,但對於國內銅精礦銷售不取消增值稅似乎是一個疏忽,因作爲新冠疫情刺激舉措相關的一部分,財政部已解決取消增值稅的問題,並推遲出口關稅的徵收。
“由於增值稅適用於銅精礦的國內銷售,因此冶煉廠不太熱衷於在國內市場上購買精礦。他們寧願選擇進口。另一方面,精煉銅的出口不徵收出口關稅,但精礦出口要徵收10%的出口稅。”
他補充表示,由於存在10%的出口關稅,因此首選是出口精煉銅,而不是銅精礦。“如果受到煉廠產能限制難以在國內精煉銅,且由於10%的關稅而無法出口精礦,那麼別無選擇只能減產。”
Phiri表示,爲了降低生產成本,政府應交由獨立顧問進行研究,並提出適當建議。
他補充表示,銅礦企業普遍遭受礦山使用費用以及其不可扣除性的不利影響。
“礦山使用費用的結構是,如果銅價達到每噸6,000美元,那麼礦業使用稅率從6.5%增至7.5%,因此收入還不如銅價僅略微低於6,000美元。”
如果銅價徘徊在每噸6,000-6,060美元,那麼銅銷售的回報要不及價格在每噸5,999美元。礦業使用稅不可扣除同樣阻止了再投資,因爲公司要向政府繳納礦產使用費稅,因此與全球其他制度相比,這是不尋常的。
他表示,贊比亞2019年銅產量約爲75萬噸,低於2018年的85萬噸。
“如果這些挑戰得不到解決,銅產量將延續下行趨勢。此外,財政制度並不鼓勵該行業新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