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首包冰銅從轉爐汩汩涌出,飛濺的銅花映紅了員工們的臉龐,輝映着員工們勝利的喜悅,標志着此次銅系統年度大修圓滿成功。自10月5日凌晨澳斯麥特爐計劃停車降溫以來,歷經參戰團隊22天連續奮戰,修整一新的銅系統以健康的狀態、強勁的動力開赴下一個生產周期,向全年目標任務衝刺。
自上一次銅系統大修投產以來,澳斯麥特爐已連續平穩運行13個月之久,遠超出了8至10個月的設計運行周期。針對銅系統在上一個運行周期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在銅業公司召開的2020年度大修啓動工作會議上,公司領導王崢強、王曉紅對年度檢修提出具體要求,現場指揮作戰;設備備件採購部等部門提前將所需物資採購齊備;銅業公司、工程管理部、機電動力廠、築爐修建廠、綜合利用廠、電解鋅廠、鉛鋅冶煉廠、硫酸廠等900餘名參戰人員搶抓入冬之前的最佳檢修時機,本着解決安全環保隱患,降低系統運行阻力和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整個銅系統運行質量的方針,安全高效、勤儉節約地完成了200餘項檢修任務,爲冬季生產穩定運行,蒸汽平衡及供暖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次檢修緊緊圍繞“爐體”“制酸”兩大主線,徹底解決銅系統前期運行中的安全環保隱患。他們對制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動力波逆噴管加固,對制酸系統300立方米觸媒進行篩分、更換、回裝,對制酸一系統一吸塔上酸管道、制酸二系統一吸塔回收管道制作套管,打澆注料,對轉化器一層出口煙氣管道、轉爐出口密封煙罩進行全方位的焊接堵漏,並對澳爐上升煙道等所有煙氣管道進行清塵,確保制酸系統投產後運行穩定,避免泄露而影響環保,確保銅系統在下一個運行周期環保持續達標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低空煙害。今年銅系統檢修各爐體拆除、砌築及附屬設備設施的檢修、加固、維護任務量也是非常繁重的,從澳爐降溫後真正進入檢修狀態至19日下午爐體升溫,集中有效的檢修時間只有12天。這12天,由工程管理部、築爐修建廠、機電動力廠、綜合利用廠、電解鋅廠、鉛鋅冶煉廠、硫酸廠、銅業公司組成的檢修隊伍要完成澳爐爐體大修、過渡段水套拆除和安裝,對2#、4#轉爐和2臺陽極爐進行中修,對電爐固體層進行清理、更換爐頂通水樑水冷槽等多項大型作業,每項作業都是緊鑼密鼓,環環相扣。特別是澳爐爐體拆除和砌築,在高度近13米,直徑5米多的若大爐體內,參戰人員不計作業環境艱苦,不計任務艱巨,歇人不歇工,連續奮戰7天,在爐體內部築起了堅固的“銅牆鐵壁”。大型作業集中力量打攻堅戰,其他作業機動靈活地各個擊破。在其他“戰場”,參戰員工們也幹得熱火朝天,他們就像醫護人員一樣精心細致地對各類運轉設備、靜置設備進行悉心維護保養。包括對風機軸瓦進行檢查、找正,清洗油箱、冷卻系統的水池;對電氣設備,特別是高壓設備的電纜,接線頭、觸點、開關進行耐壓試驗,對所有的變壓器、變頻器櫃清塵;對儀表系統進行測溫測壓,水、汽、壓縮風管路進行逐一檢查,及時堵漏完善,確保穩定運行;對制氧系統兩座罐體分子篩進行篩分回裝,保持穩定性,提高產氧量;對電解銅系統的三線一車、油液壓系統進行排查維護,對上、中、下循環槽進行清理,電解液進行淨化脫雜,更有力保障陰極銅產品質量。讓整個銅系統“祛瘀生新”、“強身健體”。他們還對緩冷渣衝水系統進行改造,使生產用水得到及時回收,避免外溢,進一步提升了作業環境。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特殊背景下,今年的銅系統檢修是公司內部自主承擔檢修項目最多的一年。除了風機、空壓機、電收塵保養及澳爐數控系統升級等5項專業性極強的項目需要外委,既定的200多項任務均由公司內部員工自行完成,對比銅系統復產初期年度檢修的20多項外委檢修,不僅節約了大量的外委費用,更加快了檢修進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質量。如備料和精煉系統的吊車橫樑及鐵軌更換,就是機電動力廠與銅業公司合力完成的,工時僅用了14天,檢修後一次試車成功,運行良好,若是外委至少需要20天。在檢修的關鍵項目——澳爐過渡段水套更換作業中,他們自力更生,用時兩天,對比外委提前一天完成任務,爲後續作業贏得了寶貴時間。在檢修期間,他們精打細算,在制酸系統上酸管道、回收管道的更換作業中,灌裝膠泥這項有專業資質硬性要求的作業由人員完成,管道的外部固定管、內部套管都是公司內部自行測量、制作,更深入地挖掘了降本增效潛力;特別是在滿足檢修用電需求的基礎上,他們暫停了東區變壓器運行,僅此一項便節約電費支出55萬元。在這次年度檢修中鍛煉、提升了公司員工的作戰實力,更彰顯了公司員工愛廠如家的赤誠情懷。秋意漸深,淺冬初啓,在全新的銅系統,全體幹部員工滿腔熱情,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春天”的耕耘,誓奪全年生產任務目標的決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