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銅是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的早期受害者,自去年11月以來,根據從未正式公布的禁令,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銅精礦進口量已大幅跌落。
澳大利亞是全球第四大銅精礦生產國。去年生產了350萬噸銅礦,其中不到一半用於出口。
與鐵礦石市場不同,澳大利亞銅精礦僅佔中國進口量的5%左右。鐵礦石市場上,兩國的鋼鐵廠和鐵礦石礦商齊頭並進。
根據《2020年澳大利亞研究》報告,金屬和精礦的總出口量在2020年下降了8%。
其他亞洲國家也抓住了這個機會來彌補不足。今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精礦出口下降了89%,而日本和韓國的進口分別增長了52%和192%。
其中,日本和韓國在2021年第一季度購買了澳大利亞銅精礦出口量約40萬噸的5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
精煉產品出口激增
礦工向冶煉廠支付的將精礦加工成精煉金屬的處理和精煉費用(TC/RCs)在供應充足時上升,在冶煉廠被迫爭奪稀缺材料時下降。
TC/RCs在4月份跌至每噸略高於20美元的歷史低位後,已升至每噸45美元左右。盡管這意味着現貨市場的條件有所放鬆,但與去年6月每噸70美元以上的價格相比,今天的價格仍在上漲,在過去十年中甚至高達130美元。
羅斯基爾說,除了購買澳大利亞精礦的國家發生變化外,2021年第一季度初級精煉銅的產量增加了20%,精煉銅的出口(主要是向中國和馬來西亞)增加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