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亞洲電子交易時間段,倫敦期銅小幅上漲,從周三的下跌走勢中反彈。
截至周四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三個月期銅上漲0.25%,報每噸9,290美元。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10月期銅下跌0.3%,報每噸68,780元,尾隨隔夜倫敦期銅的下跌走勢。
周四,亞洲股市下跌,美元匯率堅挺,反映出全球市場情緒謹慎,因爲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各國央行的貨幣刺激措施可能逐漸減少。
美元匯率走強將導致美元報價的銅受到壓力。
兩位美聯儲官員周三表示,盡管8月份就業人數增長放緩,但美聯儲仍然可能在今年開始削減其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美聯儲聖路易斯分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縮減將在今年開始,並將在明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結束。美聯儲紐約分行行長約翰·威廉姆斯周三表示,他認爲通脹已達到(縮減貨幣刺激)標準,但他希望看到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然後宣布美聯儲在實現就業目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他補充說,假設經濟繼續像我預期的那樣好轉,今年開始放緩資產購買步伐可能是合適的。
周四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9.5%,高於7月份的9.0%,也高於分析師預期的9.0%,創下2008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增速。這反映出原材料價格飆升導致下遊企業生產成本提高。近幾個月來,中國已經出臺多種措施來遏制大宗商品價格的不合理上漲,其中包括向市場投放了三輪國儲銅鋁鋅庫存,以減輕下遊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