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雲匯 銅業資訊 正文
廣告

中國五礦重返A級企業之路之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持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8年10月11日 10:57:00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諸多重要場合多次強調“創新”,而十九大報告對創新型國家的論述更是爲肩負着保障國家金屬資源供應使命的中國五礦的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近兩年來,中國五礦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動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以創新爲引擎,向創新要效益,在經營業績顯著提升的同時,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得到持續提高。

時間回到2015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實施戰略重組。重組後的新中國五礦,體量超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礦業巨頭,成爲全球金屬礦產行業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這一點也成爲當時國內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的新聞爆點。

資產規模逾7000億,員工20餘萬,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重點實驗室29個,有效專利逾1.8萬件,境外礦山遍布亞洲、澳洲、南美和非洲等主要資源地,境外機構與工程項目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界看來,新中國五礦如虎添翼,潛能無限,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新中國五礦黨組和領導班子作爲這艘航母的掌舵人,喜悅僅僅在他們的臉上逗留了片刻。他們深知,新中國五礦這艘中國金屬礦業的巨型航母,雖然外表光鮮亮麗,但內裏卻千瘡百孔,困難重重,甚至前行乏力。

此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召開不久,大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要求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中國五礦黨組和領導班子通過深入學習會議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向全部所屬企業提出要求,向全體五礦人發出號召:新中國五礦要實現持續穩健發展,必須大力創新、全面創新。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要認識到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理念是方向、是鑰匙;要把創新發展擺在首要位置,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中國五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過去兩年多時間,中國五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始終咬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放鬆,堅持當期經營與長遠發展相統一,一手抓深化改革,解決歷史問題、活力問題,一手抓創新發展,着眼未來發展、解決動力問題。在“事事講創新,處處謀創新”的良好氛圍中,廣大幹部職工把創新理念切實融入到日常生產經營當中,通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中國五礦重返央企業績考核A級企業行列的階段性目標。而中國五礦走出低谷、再創佳績的前進歷程,也充分證明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正確性和重要性。

發揮平臺優勢  完善科研機制  引領科技創新

衆所周知,在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最活躍的生產力因素不再是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等,而是發展迅速的科學技術。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企業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升級,在全球行業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新中國五礦旗下有相當一部分老企業技術落後、創新不足,居於行業低端,長期處於低層次、低水平競爭沼澤之中而無法自拔,且在產能去化之列。單憑這些企業一己之力去搞科技創新,實在勉爲其難。可喜的是,中國五礦擁有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科技平臺數量激增,專業技術人員多達6萬多名,如此雄厚的科技實力這對中國五礦而言無疑是一筆重要的財富和資源。

兩年來,中國五礦以完善創新體系爲重點,圍繞傳統礦山升級、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等產業發展要求,整合科技力量,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相關科技企業與研發平臺以服務金屬礦產業務爲根本出發點,按照實際需求和問題導向,不斷提高重點領域的協同支持能力,爲引領金屬礦業業務向高端化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金屬礦產企業集團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戰略支撐。爲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五礦通過推進內部體制機制變革,制定並實施了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收益分享激勵,使科技人員通過科研攻關、科技創效實現了更大的個人價值。同時大力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注重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有機結合,爲科技人才提供幹事創業的高層次平臺,培育了一批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能大師、大國工匠。此外還積極倡導創新創業文化,大力弘揚創新創造精神、工匠精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兩年間,中國五礦不斷增強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牽頭承擔了多項重要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同時加強科技聯合攻關,形成了企業與科研機構、大學、國家實驗室等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格局:一批科技平臺聯盟紛紛組建,實現了由各平臺分散式創新向全集團系統性、集成性創新轉變;一批基礎性、前沿性、自主性技術研究不斷鋪開;一批對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具有全局性影響、帶動性強的關鍵共性技術被陸續攻克。

於是,我們看到,科技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科技創新成績單分外亮眼:2016年,新增申請專利超過3500件,位居央企第四。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專利優秀獎1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5項。2017年,新增專利數3709件,繼續保持中央企業第四位。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專利優秀獎2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項。

發揮全產業鏈優勢  實施海底資源勘探  創新資源獲取與運營模式

戰略重組後的中國五礦,雖然體量已然超過三大礦業巨頭,但資源質量及版圖領域卻無法與之相抗衡競爭。雖然坐擁邦巴斯銅礦、杜加爾河鋅礦、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礦這些位列世界前十的金屬礦山資源,但與自身肩負的資源保障使命相比,中國五礦資源獲取之路仍然任重道遠。中國五礦想要通過傳統方式和路徑,打破幾乎鐵板一塊的世界金屬礦山資源格局,謀得更大的“蛋糕”,難度可想而知。

毋庸諱言,在國際礦業市場,三大礦業巨頭具有先發優勢。集團公司想要邁向世界一流,單純依靠資源領域“硬碰硬”的競爭根本行不通。要想從“羣狼環伺”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只有創新求變。戰略重組以來,新中國五礦打通了從礦山的獲取到勘查、設計、施工、採礦、選礦、冶煉、物流、貿易全產業鏈,形成了全產業鏈競爭優勢。而這一優勢,也恰恰成爲中國五礦區別於其他國際礦業巨頭的、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全產業鏈上,各業務之間既能形成互補優勢、又能實現集羣合力,可以根據上下遊市場不同行情周期,適度收縮延展,從而創造出更大的騰挪空間。以世界領先的工程服務爲引擎爲媒介,與資源開發業務、資源貿易業務聯合“走出去”的創新性戰略思維,成爲中國五礦在世界金屬資源領域開疆拓土又一法寶。

在資源獲取上,中國五礦既與各大礦業巨頭角力陸地,也另闢蹊徑挺進深藍。在陸地資源日益減少的今天,海洋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接替資源。“提高海洋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這一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目標,讓中國五礦倍受鼓舞也倍受啓發。2017年,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院圓滿完成大洋號赴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礦區各項科考任務,成功獲取錳結核和大量數據資料。這是集團公司的首個海上勘探航次,也是以中國企業爲主體的首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航次,標志着集團公司海底礦產資源勘查能力躋身國際前列,爲我國開發利用海洋金屬礦產資源打下重要基礎,爲國家“蛟龍探海”工程深海資源勘查做出重要貢獻,實現國家戰略與企業戰略、海洋科考與資源勘探的深度融合發展。

獲取資源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要能把這些來之不易的寶貴資源開發好、運營好,生產出國家需要的優質產品,轉化成可觀的經濟收益。當中國五礦2009年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主要資產、組建清一色西方管理團隊全面負責MMG運營的成功經驗還在爲人稱道,2017年中國五礦又實施了頗具膽識和智慧的一大創新性舉措——爲加強境外礦山管控、提升運營效率,派出中方人員任MMG首席執行官,全面接管MMG日常運營工作。實踐證明,中國五礦的這次大膽創舉又一次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成效。同時也充分說明,中國五礦在海外復雜環境下自主設計、建設、運營世界級超大型金屬礦山的能力和水平已經達到行業領先,完全有能力以大股東意志和中方管理智慧主導決策並推進管理變革,國際化經營管理的認識和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借力“一帶一路”東風  整體出口技術裝備  創新冶金運營服務模式

引領中國冶金向更高水平發展,是中冶集團始終牢記並積極踐行的國家責任。兩年來,中冶集團集中力量開展科研攻關,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工藝技術、裝備技術與控制技術,系統集成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技術專業化、組織體系化的分工協作體系,從設計到施工運營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冶集團持續以獨佔鰲頭的核心技術、持續不斷的革新創新能力、無可替代的冶金建設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有效促進和推動了國內外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也爲爬坡過坎、逆勢突圍中的中國五礦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支持和利潤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冶集團以“一帶一路”建設、開拓沿線市場爲重要突破口,牢牢抓住海外冶金建設業務,以冶金建設國家隊的最高水平引領中國技術標準和全產業鏈模式“走出去”。期間,臺塑越南河靜鋼廠1號實現高爐成功點火,標志着越南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成功投產,實現了中國特大型高爐核心技術和裝備整體出口,高爐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同級別高爐的最先進水平。馬中關丹產業園聯合鋼鐵項目軋鋼單元率先建成,全面建成後將成爲馬來西亞最大鋼鐵廠、東南亞最具競爭力的精品棒線材產業基地,關鍵技術指標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此過程中,中冶集團也敏銳感受到,隨着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除設計和建設外,運營服務日益成爲鋼鐵行業的持久需求和價值創造點,成爲鋼鐵冶金領域大有可爲的空間。今年以來,中冶集團一手抓冶金建設科技創新,一手抓產品、服務和管理輸出。一方面着力打造冶金建設“再突破、再拔高、再創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技專利成果轉移轉化研究,讓更多科研成果快速從實驗室走進工廠;另一方面,全面配齊配強對應的運營服務業務,深度介入項目運營,提供專業化、全流程、最先進、最精準的檢測和協力等運營服務,爲企業持續穩健發展開闢了新的增利空間和動力源泉。

構建大循環貿易體系  打造國際礦石交易中心  推動傳統貿易業務轉型升級

遍布全球的貿易網絡是中國五礦60餘年發展積累的寶貴財富。但隨着貿易國際化、市場化的不斷發展,原來賴以生存的資金驅動、“小打小鬧”、隨着業務員和個體戶轉的碎片化、風險高、隱患多的業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行業新形勢、新要求,其間一些問題和矛盾長期累積,成爲了貿易業務利潤價值創造的桎梏。傳統貿易盈利模式難以爲繼,必須通過創新求發展、轉型謀出路。

2016年末,中國五礦首次提出了建設“兩頭在外、兩頭上鎖、大進大出、封閉循環”大循環貿易體系的目標要求,決定在夯實進出口貿易能力和抓牢貿易經營網絡的同時,認真排查和清理貿易業務已有的存量風險和隱患。2017年,“兩頭在外、兩頭上鎖、大進大出、封鎖循環”的貿易體系逐步建立,傳統貿易業務因此煥發出勃勃生機。五礦國際發揮邦巴斯銅礦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擴大與全球礦山及冶煉企業合作,銅精礦貿易實現從十萬噸級到百萬噸級的爆發性增長。五礦發展加大力度增加長協,鎖定上遊資源1723萬噸,其中鐵礦砂750萬噸,同比增長275%,煤炭898萬噸,同比增長52%。

在傳統貿易業務煥發嶄新生機的同時,曹妃甸國際礦石交易中心項目協議的籤署,更加宣示了中國五礦貿易業務轉型的遠大抱負和堅定信心。中國五礦想要把看起來很“虛”的礦石貿易業務做得更加實在、扎實。2017年,中國五礦與曹妃甸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鋼集團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採取強強聯合、優勢連結、戰略協作的方式,共同決定在曹妃甸港共同建設涵蓋保稅、倉儲、配礦、保值、融資、現貨、期貨交割庫於一體的億噸級的交易混配中心。交易中心將以鋼企客戶需求爲導向,以滿足不同高爐的個性化“胃口”爲標準,提供精細化服務,在混礦配礦中創造增量價值。交易中心還將針對礦石進港、混配、出港等環節建立大數據,精準開展運營管理,爲鋼企提供一對一的定制服務和售後技術服務保障。

這一次,中國五礦想要實現的不僅僅是自身貿易業務的轉型升級,而且是帶着更大的雄心壯志和宏大使命,力圖逐步改變中國鋼鐵企業進口礦石的渠道和貿易方式,推動鋼鐵企業的綠色建設、集聚合力,深刻影響國際礦石市場競爭格局,推動向更加穩定、理性、合理發展。如今,曹妃甸國際礦石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設步伐,越來越多的五礦人帶着使命,奮戰在乘載着中國五礦貿易轉型夢想的曹妃甸港。

布局新材料領域  打造新動力板塊  爲企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創新,於企業而言,不僅要實現對既有業務的轉型升級和優化再造,也需要以超前眼光、超人膽略布局全新產業領域。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中國五礦獲取新優勢的關鍵領域之一。爲搶抓當前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中國五礦在集團層面成立高規格的新材料領導小組,細致調研,超前謀劃,制定了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發展頂層設計方案。面對新能源技術不斷革新,市場變化瞬息萬變的形勢,中國五礦搶抓時間、果斷決策,統籌協調內外部資源,集中資源優勢與技術優勢,加快推進在手項目和新項目建設,以三大新動力項目爲基礎正式組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新材料板塊,大力培育產業新動能,全力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推動了金屬礦產核心主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進軍,打開了創新發展的嶄新空間。

2017年,中冶瑞木三元前驅體項目快速注冊、快速進場、快速施工,將實現鎳鈷錳上遊資源向下遊的有效延伸。長沙礦冶院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建成後將擴大2萬噸產能、進一步夯實行業領先者地位。五礦鹽湖一裏坪項目順利產出第一批工業級碳酸鋰產品,完成中試和建設準備,即將開啓工業化鹽湖提鋰階段。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中國五礦深刻認識到,新能源電池材料正處在第二次爆發式增長之際,競爭對手都在快馬加鞭研發新技術、建設新項目,速度是制勝關鍵。今年以來,中冶瑞木前驅體項目、長沙礦冶院三元正極材料、五礦鹽湖一裏坪三個項目進一步壓實套牢主體責任,與對手賽跑、與工期賽跑、與市場賽跑,晝夜奮戰、加快建設,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力爭建成精品工程和標杆工程,趕在需求高峯期到來之前投產達產。可以預見,有了新動力板塊的加持,中國五礦這艘金屬礦業巨型航母將愈加動力十足,並在新一輪礦業競爭中的謀得先發優勢。

打造千億內部市場  促進業務財務整合  推動管理創新實現突破

產業鏈互補式重組,給中國五礦帶來了業務協同上的巨大想象空間。戰略重組後不久,中國五礦就對2017-2020年內部市場規模進行了測算:每年大致具有千億級規模、累計可創造增量效益逾百億元。

爲了充分挖掘內部市場潛力,2016年年底,中國五礦創新性地提出了“打造千億內部市場”戰略舉措。2017年,更是成立了千億內部市場領導小組,工作指導更加有力,工作推進更加高效。圍繞“打造千億內部市場”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也全面鋪開:打造業務協同信息平臺,制定《業務協同項目獎勵辦法》、《內部業務協同採購管理辦法》,舉辦多輪次的業務協同對接會,從信息發現、鼓勵協同到線下撮合的流程鏈條更加完整暢通。

一年多來,集團公司內部協同意識明顯增強,內部市場空間持續擴大,深層次合作潛力不斷挖掘,業務協同量大幅攀升,協同項目籤約合同額1215億元、執行合同額975億元。“打造千億內部市場”的成功推進,進一步優化了集團公司內部價值鏈要素組合,有力推動了全業務、全方位的協同整合,充分釋放了全產業鏈競爭力,爲央企互補式重組提供了典範和樣板。

原五礦和中冶在海外資源、貿易、勘查、房地產開發等業務方面,同質化程度非常高。按照有利於增強業務核心競爭能力、有利於拓展業務發展空間、有利於推動業務轉型提升的原則,有序開展了業務整合。充分發揮各自的經營管理優勢,把業務觸角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不斷壯大整體實力。

此外,爲進一步提升資金效率、加強資金監管,資金管理和資金結算系統正式上線並穩定運行。不僅規範了資金業務內控管理,提高了結算工作效率和資金運營效率,爲最終實現強化集團資金集中管控,促進產融深度融合,提升國有資本投資效率等戰略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

“要麼創新,要麼死亡。”這是管理學大師託馬斯·彼得斯對企業的忠告。過去兩年,中國五礦從央企業績考核D級重返A級,實現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質的飛躍。在這個曲折起伏的進程中,正是多點多面多維度的持續創新,爲中國五礦的起死回生、鳳凰涅槃提供了持久而強大的動力。

一個企業只有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向着更高更大的目標不斷前進。創新之路永無止境,中國五礦永遠在路上。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銅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相關的信息

白銀有色:超導材料暫無儲備,也不生產鈮產品

有投資者向白銀有色(601212)提問, 你好,我國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銅鈮復合腔高穩定超導加速單元成功通過測試。請問:公司的資料顯示,子公司長通電纜涉及超導,而公司又生產各種小金屬 包括鈮產品,那麼針對這項技術突破,公司在超導材料上有哪些儲備?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下屬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產品有高、低溫超導電纜,微細及超微細電磁線,特種電纜,電力電纜等,超導材料暫無儲備,也不生產
2025-01-06 17:58:18

2025年1月6日LME銅庫存分布情況

以下爲1月6日LME銅庫存在全球主要倉庫的分布變動情況:(單位:噸)地點前日庫存入庫出庫今日庫存變動注冊倉單注銷倉單注銷佔比銅26980001150268650-1150251750169006.29%高雄10412501050103075-1050888751420013.78%鹿特丹46725004672504522515003.21%光陽44500004450004450000.00%釜山4
2025-01-06 17:17:01 LME銅庫存

2025年01月03日江西中盟銅業有限公司銅材(排、棒)銷售報價

2025年01月03日江西中盟銅業有限公司銅材(排、棒)銷售報價 T3銅排 75100 74700 400 2025-01-04 鍍錫T3銅排 76100 75700

周一亞洲盤中快遞:倫銅上漲,因爲中國承諾支持經濟增長

1月6日消息:周一亞洲電子交易時段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上漲,市場關注中國可能擴大刺激力度支持經濟增長的影響。截至周一中午,LME的三個月期銅上漲0.32%,報8,900美元/噸。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成交最活躍的2月期銅上漲740元或1.01%,報每噸73,760元上周五中國宣布將在2025年大幅增加超長期國債融資,以刺激企業投資和促進消費的舉措。此外,中國央行上周五表示,將在適當的時
2025-01-06 13:18:05

兆龍互連:公司高速銅纜產品是自主生產,目前生產比較飽和

有投資者向兆龍互連(300913)提問, 請問貴公司是否向其他廠商購買銅線,請問銅線目前狀況是否供不應求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高速銅纜產品是自主生產,目前生產比較飽和。感謝您的關注。點擊進入交易所官方互動平臺查看更多
2025-01-06 08:58:27

卡倍億:目前公司高速銅纜項目處於送樣階段

有投資者向卡倍億(300863)提問, 尊敬的董祕您好!公司現在送樣的銅纜是多少速率的?目前反饋的信息怎樣?謝謝!公司回答表示,投資者您好,目前公司高速銅纜項目處於送樣階段,相關信息敬請關注公司的公告。點擊進入交易所官方互動平臺查看更多
2025-01-06 08:58:25

北方銅業:公司暫無回購或專項貸款計劃

有投資者向北方銅業(000737)提問, 貴司在近期的公告中提到將有3-4億的定增募集資金用於流動資金,請問近期是否有回購計劃或者專項貸款計劃,用來保證投資者的收益。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暫無回購或專項貸款計劃,若有上述計劃,公司將按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感謝您的關注。點擊進入交易所官方互動平臺查看更多
2025-01-06 08:58:12
更多與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銅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