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7月,銅價先抑後揚,整體錄得下跌。具體走勢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7月初至7月中旬,在市場對全球通脹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下,銅價持續承壓於5日均線下挫;二是市場對美聯儲7月加息幅度預期減弱,美元階段性見頂回落,有色金屬開啓了修復之路。
宏觀作用減弱
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以及通脹態度主導了7月的宏觀面。7月上旬,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以及通脹壓力有着較爲強烈的憂慮情緒。在此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度下調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並警告稱,通脹全面上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都構成“系統性風險”。受此影響,歐美股市維持低位振蕩,銅價走出了流暢的下跌行情。
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如期宣布加息75個基點後,鷹派加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憂慮進一步減弱。而美聯儲的下一次議息會議在9月下旬,8月作爲美聯儲貨幣政策行動的真空期,宏觀市場對銅價構成的壓力將持續處於降溫過程。
供應影響增加
7月,全球礦山運營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五礦資源旗下的Las?Bambas銅礦,該礦由於長期遭到抗議,導致產量下降60%,公司目前已暫停今年的銅產量目標。今年下半年,Grasberg、Quellaveco、Cobre??Panama等銅礦雖有相當可觀的銅精礦產量即將釋放,但Las?Bambas運營仍存在不穩定因素,部分既有礦山產量收縮,銅精礦供應恐不及預期般樂觀。
銅價在持續修復回升的過程中,廢銅價格優勢將繼續保持。目前,國內廢銅產量相對偏低,而在海外廢銅主要進口來源國中,美國多個港口深陷工人罷工泥潭,廢銅供應將出現短期偏緊的可能。另外,根據庫存水平分析,LME銅庫存在7月雖有小幅增長,但依然處於相對低位。上期所銅庫存較往年常值依然有近10萬噸的差異,並且7月下旬本就處於低位的庫存水平進一步降低,說明國內精煉銅市場供應明顯偏緊。8月,國內冶煉廠檢修計劃涉及產能20萬噸,將影響0.96萬噸精煉銅產量,計劃檢修的產能對精煉銅產量的影響或較7月明顯收縮。此外,7月下旬,市場進口積極性回暖,這將有助於8月國內精煉銅庫存得以補充。
線纜生產回暖
7月,國內線纜行業雖然較往年同期存在一定差距,但線纜企業的生產情況出現回暖。這主要得益於銅價在7月階段性觸底後,基建工程類項目對線纜的需求增加。按照往年的行業慣例,8月會經歷一輪線纜行業的原料備庫過程。考慮到目前銅價的階段性優勢,7月底原料備庫已經開啓,但由於電銅杆庫存水平相對偏高,原料備庫相對充裕,預計對精煉銅的實質性拉動作用不會太強。
新能源汽車產銷仍延續火熱態勢,並成功拉動汽車行業在6月取得多年以來的同期最好產銷表現。全球汽車諮詢機構(AFS)也在其預測中表示,全球汽車制造商從全球芯片短缺中獲得喘息的機會,7月底僅減產約3.1萬輛汽車,是幾個月來因缺少芯片導致的全球汽車周減產量最小之一,芯片短缺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也出現減弱跡象。
總體而言,8月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行動的真空期,市場風險偏好將有所回升,加之供應端的支撐作用顯現。筆者認爲,8月銅價仍有進一步回升空間。(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