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莫尼塔宏觀研究”微信公衆號,作者鍾正生、張璐。
一、主題評論:避險情緒擡頭
中國春節期間,海外市場變動的主線是避險情緒擡頭:
1 經濟放緩預期增強,全球央行紛紛“唱鴿”
澳洲聯儲大幅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並聲明稱,未來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較以往更均衡,暗示降息概率增大,澳元匯率聞聲重挫。歐元區1月制造業PMI創2014年11月以來新低,歐盟委員會大幅下調未來兩年增長預期。德國工業數據顯著不及預期,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的經濟衰退將比此前預期的更深、更長久,2019年歐元區的通脹可能低於目標。英國央行維持利率和QE規模不變,並同樣大幅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其中,2019年的增速預期下調0.5個百分點,降幅爲2016年8月來最大。在新任行長的首個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意外宣布降息,主要爲配合印度大選前的經濟刺激計劃,但也同樣加劇了市場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消息過後,印度盧比兌美元快速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快速回落。
2 中美談判似起波折,貿易戰火燃向歐洲
中美衝突難以在短期內破局。2月7日特朗普表示,他不會在3月1日、即避免對中國進口商品提高關稅的最後期限之前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但補充說雙方“可能”會在晚些時候會晤。日前,美國官員稱如盟國與華爲合作,美國將考慮做出回應;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美中貿易談判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特朗普2月5日發表國情諮文演講,重申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必須包括結構性變革,以結束不公平的貿易行爲,保護美國就業機會,他已向中國明確表示竊取知識產權的做法必須結束。一波未平,美國貿易的戰火又在向歐洲蔓延。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公布對進口汽車“232調查”的結果。白宮政府將在報告公布後90天內作出關稅決策,德媒報道稱,特朗普此前威脅的25%的高額關稅,仍是可能的選項。
3 英國脫歐懸而未決,地緣政治風險增強
英國首相梅2月7日與歐盟官員在布魯塞爾會晤後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據悉梅數次要求歐盟對愛爾蘭後備方案設定時限,但歐盟官員拒絕了該請求,有知情人士透露英國政府仍計劃於2月14日向議會遞交脫歐動議。不過,北京時間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英國財政部等部門的高官在共同祕密起草計劃,準備在一旦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所謂硬脫歐時,採用包括對內減稅和對外下調關稅刺激投資等方式,提振本國經濟。消息傳出後,周五英鎊兌美元從下跌中企穩。
此外,還需關注以下地緣政治風險:1)2月2日美國正式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開始啓動退約程序。隨後普京回應稱,同樣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不再就《中導條約》提議舉行新的國際談判。2月5日美國軍方試射一了枚“民兵-3”洲際導彈,次日俄羅斯試射一枚“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2)委內瑞拉也許已處於戰爭邊緣。馬杜羅雖然仍在名義上掌握着政權,但自封爲總統的瓜伊多正獲得越來越多西方和拉美國家的支持。3)由於意大利副總理會見“黃馬甲”運動領導人,法國憤而召回大使,兩國間關系陷入戰後新低谷。
在全球經濟放緩擔憂增強之際,美國以1月強勁的非農數據,以及1月逆勢上揚的制造業PMI,再顯經濟“一枝獨秀”之狀。春節期間美元指數大幅反彈,收於96.64;避險屬性驅動下,日元對美元貶值幅度明顯小於其它主要貨幣;黃金價格受美元壓制從節前大漲中小幅回調。美股從後半周開始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和中美經貿關系反復的影響而小幅回調,主要國家股指多數下跌。美債收益率進一步走低,10年期收於2.63%。
節前A股的反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股上漲帶動全球風險偏好回升,以及由此而來的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在1月的23個交易日中,北上資金只有兩天是小額淨流出,合計流入資金662.35億元,而去年全年的資金流入約爲3000億)。春節期間全球避險情緒擡升,美股經過開年以來的反彈修復之後(我們姑且稱之爲鮑威爾利好),開始再度面臨盈利下行和風險偏好的壓制,國內大類資產配置的天平或將向避險資產回擺。
二、海外重點事件追蹤
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0.4萬人,遠超預期16.5萬人。失業率隨上升至4%,但主要是勞動參與率進一步上揚1個百分點,政府關門並未影響到就業市場的強勁狀態。1月美國Markit制造業PMI逆勢上揚,而日、歐、新興及全球制造業PMI均稱下行態勢,美國經濟“一枝獨秀”。
去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493億美元,低於預期的540億美元,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個月擴大的趨勢。且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收窄了28億美元,與雙方“搶出口”告一段落的情況相符。11月美國貿易逆差縮窄主要由於進口大幅減少:11月美國進口環比下降2.9%,出口環比降幅爲0.6%。金融博客Zerohedge認爲,根據目前有限數據分析,美國11月貿易逆差所小主要受益於同期美國石油貿易逆差降至歷史最低水平(6億美元),而美國商務部的另一份數據顯示,美國11月原油出口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上漲0.7%,不及預期的1.5%;美國11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0.6%,同樣不及預期的0.1%。顯示在去年美股暴跌之前經濟下行壓力較爲突出。
澳洲聯儲維持基準利率在記錄低點1.5%不變,但大幅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並聲明稱,未來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較以往更均衡,暗示降息概率增大,澳元匯率聞聲重挫。聲明將截至2019年6月的GDP增速預期由3.25%下調至2.5%,主要是擔憂全球貿易緊張以及東亞經濟疲態顯現,給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帶來的潛在衝擊。此前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澳大利亞12月零售銷售環比-0.4%,預期0%;12月季調後營建許可環比-8.4%,預期2%。
歐元區1月制造業PMI終值50.5,創2014年11月以來新低。歐盟委員會大幅下調未來兩年增長預期:將2019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期從1.9%下調至1.3%,將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期從1.7%下調至1.6%;將2019年歐盟27國經濟增速預期從2%下調至1.5%,將2020年歐盟27國經濟增速預期從1.9%下調至1.8%;預期2019年歐元區通脹增速將從2018年的1.7%放緩至1.4%。
德國工業數據顯著不及預期。德國12月工業產出環比-0.4%,低於預期的0.8%;季調後工廠訂單環比-1.6%,低於預期的0.3%。不過,德國12月季調後出口環比1.5%、進口環比1.2%,外貿增長狀況好於預期。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的經濟衰退將比此前預期的更深、更長久,2019年歐元區的通脹可能低於目標。而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也表示,歐元區經濟前景所面臨的風險正發展成爲偏下行,並暗示“如果形勢變得非常糟糕”歐洲央行不排除重啓新一輪QE量寬買債政策。
英國央行維持利率和QE規模不變,並同樣大幅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其中,2019年的增速預期下調0.5個百分點,降幅爲2016年8月來最大,表明2019年經濟增速或將爲2009年以來最低。截至2月8日,市場對英國央行2019年底前加息概率的預期降至31.1%,此前爲超過50%。
英國首相特裏莎·梅2月7日與歐盟官員在布魯塞爾會晤後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據悉梅數次要求歐盟對愛爾蘭後備方案設定時限,但歐盟官員拒絕了該請求,有知情人士透露英國政府仍計劃於2月14日向議會遞交脫歐動議。北京時間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英國財政部等部門的高官在共同祕密起草計劃,準備在一旦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所謂硬脫歐時,採用包括對內減稅和對外下調關稅刺激投資等方式,提振本國經濟。消息傳出後,英鎊兌美元漲幅迅速擴大。
在新任行長的首個貨幣政策會議上,印度央行意外宣布降息。消息過後,印度盧比兌美元快速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快速回落。此前印度政府通過了擴張性預算,其中包括大選前130億美元的消費者刺激計劃,市場分析稱通脹放緩讓貨幣政策制定者有空間支持政府刺激經濟增長。印度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2%,爲18個月低點,遠低於印度央行設定的中期目標4%,但食品價格下跌一直是通脹放緩的主要驅動因素,而不包括食品和燃料成本的核心指標仍處於高位。
2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不會在3月1日、即避免對中國進口商品提高關稅的最後期限之前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但補充說雙方“可能”會在晚些時候會晤。美國官員日前稱如盟國與華爲合作,美國將考慮做出回應。這加劇了對於美中無法在90天貿易休戰期間達成協議的擔憂,進而導致美股收低。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美中貿易談判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特朗普2月5日發表國情諮文演講,重申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必須包括結構性變革,以結束不公平的貿易行爲,保護美國就業機會,他已向中國明確表示竊取知識產權的做法必須結束。中美衝突難以在短期內破局。
中國商務部宣布,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於2月14-15日在京舉行,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美方工作團隊將於2月11日提前抵京。
一波未平,美國貿易戰的戰火又在向歐洲蔓延。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公布對進口汽車“232調查”的結果。白宮政府將在報告公布後90天內作出關稅決策,德媒報道稱,特朗普此前威脅的25%的高額關稅,仍是可能的選項。
1)2月2日美國正式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開始啓動退約程序。隨後普京回應稱,同樣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不再就《中導條約》提議舉行新的國際談判。2月5日美國軍方試射一了枚“民兵-3”洲際導彈,次日俄羅斯試射一枚“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2)委內瑞拉也許已處於戰爭邊緣。馬杜羅雖然仍在名義上掌握着政權,但自封爲總統的瓜伊多正獲得越來越多西方和拉美國家的支持。3)由於意大利副總理會見“黃馬甲”運動領導人,法國憤而召回大使,兩國間關系陷入戰後新低谷。
三、大類資產走勢回顧
上周美元指數大幅上漲1.08%,收於96.64。全球經濟放緩預期增強,而美國經濟相對一枝獨秀,給美元帶來反彈動能(圖表1)。主要貨幣中,新西蘭和澳元對美元貶值最多:新西蘭或主要因四季度失業率達到4.3%,明顯高於預期和前值;澳元則受澳洲央行下調經濟預期、並強調降息可能性的影響。英鎊錄得去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主因脫歐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周五受英國政府有針對無協議脫歐的刺激政策消息驅動,英鎊有所反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較小,日元受避險屬性驅動有相對較好地表現(圖表2)。
上周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震蕩收跌,Brent原油期貨價格小幅下跌1.46%,至61.5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價格顯著下跌4.6%,至52.72美元/桶(圖表3)。盡管OPEC產油有望連續兩個月創兩年最大減幅,美國官員稱不會提供新的伊朗制裁豁免,但美國產油和出口再創新高,俄羅斯內部圍繞減產的爭議暴露,對油價施加了更大壓力。EIA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1月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1190萬桶,連續六個月刷新國內產量最高紀錄;此前EIA數據還顯示,11月最後一周,美國原油出口曾創歷史新高,75年來首次成爲原油淨出口國;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美國日均出口原油261萬桶/日,較10月增長12%,創歷史新高。
黃金價格繼春節前大幅上漲後,上周小幅回調0.31%,主要受到美元上漲的壓制,但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增強、經濟下行預期增強,仍對金價構成利好。銅價進一步上漲1.37%,主要得益於銅庫存縮減,紐約、倫敦和上海交易所監管倉庫的庫存在過去一年中減少了46%,不過,需求面仍然不利於銅價的穩定上漲(圖表4)。
美股前半周在科技股帶領下延續上漲態勢(蘋果降價後在華銷量猛增,進入技術性牛市);後半周受全球經濟放緩和中美經貿關系反復的影響而收回漲幅,標普500指數全周略漲0.05%。Refinitiv的IBES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已經披露業績的333家標普500公司中,71.5%的營收狀況都超出了分析師預期,高於歷史均值的64%,但不及四季度的平均水平78%;同時,分析師預計一季度,標普500公司盈利將同比下滑0.1個百分點,爲2016年以來首次錄得單季下跌。美股經過開年以來的反彈修復之後(我們姑且稱之爲鮑威爾利好),當前開始再度面臨盈利下行和風險偏好的壓制。英國股指在英鎊貶值的利好下,回升0.73%。而在經濟放緩預期刺激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股指均顯著回調(圖表5)。
上周美債收益率進一步走低,10年美債收益率下行7bp至2.63%,10年-2年利差保持在17-20bp的較低水平。相應地,10年期美日利差略微收窄至2.66%、10年美德利差保持在2.52%,中美利差面臨收窄壓力(圖表6)。
(編輯: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