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五礦銅業(湖南)有限公司(下簡稱“五礦銅業”或“公司”)熔煉廠當月產陽極板1.3077萬噸,這是既2018年10月份後第二次月產量突破一萬三,但與去年10月份雙臺陽極爐生產不同的是,這次熔煉廠創新組織實施了單臺陽極爐生產,節奏更緊密,產量更穩定、單耗大幅降低,既保證了產量,又降低了成本。公司2月份實現利潤71萬元,在全國首開了單臺陽極爐生產之先河。
大膽設想,多方論證
熔煉廠自投產以來,一直保持着兩臺陽極爐輪流作業澆鑄產陽極板的工作模式,時間一久,1#陽極爐需要計劃性檢修。如何確保檢修期間生產穩定,爲公司一期穩健盈利奠定基礎,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閆友同志從2018年12月份起就組織熔煉廠技術、設備管理人員進行討論,創新提出單臺陽極爐生產的大膽設想,這是在全國同行業企業中都未嘗試過的生產模式。
“人家沒有,不代表我們不行。”想法一出,論證先行,閆副總帶領攻堅組成員,利用晚上及周末緊鑼密鼓的進行討論,從底吹爐、轉爐、陽極爐三處的每個生產細節點論證起,設想出在生產銜接中可能碰到所有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一遍又一遍,攻堅組人員幾乎每天都在廠裏,無瑕顧及家裏。一個周末的晚上,熔煉技術副廠長劉繁又趕往生產現場,他的妻子發了個朋友圈,內容是“小朋友(三歲)的爸爸這麼晚又要出去上班,小朋友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呀”。通過搶時間,拼速度,趕在1#陽極爐檢修前拿出了《單臺陽極爐生產實施方案》,在確保火法精煉工序最大產能的前提下核算出吹煉工序、熔煉工序、備料和輔助工序生產負荷和生產工藝控制指標,精確到每個時間段做什麼工序,包含緊急情況預備方案。2月16日,正式開啓單臺陽極爐生產,全國之先例,就在我們熔煉廠精英們“摸着石頭過河”中拉開了面紗。
服從指揮,高效配合
單臺陽極爐生產,將原來16小時生產周期,縮短至15個小時以內,別小看這一個小時,它讓一線操作員工的工作節奏成倍增加,尤其是負責轉運冰銅、粗銅的冶金吊行車工們。
他們一臺要從底吹爐轉運冰銅、冷料、殘極進轉爐,另一臺要從轉爐中轉出粗銅進陽極爐,周期的縮短,讓他們的運行軌跡也需相應調整。但以公司勞動模範黃紅星爲首的冶金吊行車工非常理解,他們說:“服從生產組織安排,絕不因爲個人原因耽誤生產”。
爲了避免“空中撞車”,行車工們與三個爐前操作工們通過協商,確定了上下遊工序之間的無縫對接方式,爐前工精神高度集中,正確指揮,配合更加順暢。
有一次,轉爐的風眼機氣缸出現故障,爲了爭取時間,當班班長李春生帶領組員一起上,硬是用雙手把氣缸擡了下來,比原來用起吊葫蘆拉節約了近30分鍾。
單臺陽極爐生產使陽極爐的澆鑄頻次也相應增加,澆鑄時間也延長,負責控制澆鑄機的爲女員工,她們巾幗不讓須眉,不叫苦和累,與男員工們一起堅持了下來,一站就是幾小時。
創造佳績,開創歷史
攻堅組的有效組織,員工們的高效配合,使得單臺陽極爐生產比預想中來的順利,生產周期穩定在13.98小時,比計劃又縮短1小時;單爐生產情況下進料量從244t/爐上升到280t/爐,產量提高36t/爐;天然氣消耗減少3600m³/天,每日節省成本1.152萬元,當月陽極爐直冶費比元月份降低了190元/噸,爲公司當月實現實實在在的盈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止到目前,熔煉廠單臺陽極爐生產已穩定運行40天。試運行的成功,讓大家在一臺陽極爐檢修時,對能繼續保持生產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而首創全國歷史,更是極大程度地增加了員工對公司發展的信心,鼓舞了全員士氣。公司將按照全員創新的方式,將其命名爲“先進操作法”,以激勵全員爲促進生產改進出思路,想對策,爲“一期穩健盈利、二期年內上馬”提供工藝保障。